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10月1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推进乡村振兴 积极开展协商议政(下)

发布时间:2018-10-10 08:34:11  

聚焦推进乡村振兴  积极开展协商议政

——市政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发言摘登(下)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提高乡村振兴基础支撑能力

政协汝南县委员会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乡村振兴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创建“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相结合,集中连片开展了“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上,以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脱贫攻坚为契机,从2016年开始,计划利用三至四年时间,对全县村(居)委会及所有自然村的道路、桥涵进行改造建设。在农村电网装备上,大力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了一大批农配网建设项目。在农村通信事业发展上,大力推进电话、宽带村村通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覆盖。

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保障方面:上级转移支付少,县里配套比例高,财政投入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部分乡镇因历史原因负债重,一些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力筹措建设资金。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农村道路狭窄,沟渠疏浚工程实施和桥涵建设困难大;项目管理分散;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不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不到位,一些工程设施长期带病运行。三是道路建设方面:非贫困村道路建设任务繁重,人民群众对户户通道路和生产路修建的意愿强烈;乡村两级作为责任主体,对村道养护管理不够重视。四是供电方面:农村用电峰谷矛盾突出,高峰期部分农村供电不能正常保障。五是通信宽带方面:终端设备不配套、不完善。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设施的规划引领。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小而散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建设,防止建设的随意性。

二、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是创新投入方式。在争取上级财政对设施投入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国家、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投资体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设施建设。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自主原则,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通过“一事一议”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统一实施和管理。一是整合水利、国土、农业、农开办、扶贫办等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各类涉农资金,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后期管理、维护机制,逐路段、每条水渠落实管理人员,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够长久发挥作用。同时,可以探索农田水利工程租赁、承包等机制,使农田水利建设、使用和维护步入市场化轨道。

四、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道路管护的长效机制,明确县、乡、村三级在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的事权,建立事权与责任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分级负责制。乡镇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按照县乡道路养护标准和模式加强村道管理,保证人员、技术、机械、资金等足额到位。

五、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全面解决危及电网安全,线路“卡脖子”、设备“过负荷”以及“低电压”等问题,努力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抗灾能力强”的新型农网,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关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鼓励各类人才投身我市乡村建设,特从如下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一、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引导和动员创业有成的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回乡知识青年、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积极参加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把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统筹协调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去。在乡镇干部考录中,优先录用本乡本土优秀青年,使更多热爱家乡、有志于家乡建设的优秀青年能够进入到乡镇干部队伍中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还要从经费和制度保障层面入手,综合运用政治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方法,完善乡村人才和基层干部吸纳、使用机制。同时,要构建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为乡村干部人才队伍“加油充电”、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从长远看,建议国家面向全国涉农院校和各地大学生推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由国家承担相关学习费用,对口培养毕业后到农村工作的各类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家园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鼓励和吸引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单靠现有农村的人力资源很难实现,必须城市支援农村,从城市引进人才。从城市引进人才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他们拥有故土家乡的情愫,对农村了解,有回报情怀,是一支回乡创业的有生力量;二是农业领域相关人才引进,包括农业技术、加工、市场、营销、旅游、规划、金融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施展拳脚的广大空间,为农村振兴、农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如何能够吸引并留住这类人才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呢?一是制定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创新人才环境。在用足、用好、用活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农业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领域,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合理配置。同时,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建立农业人才队伍奖励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二是采取灵活有效措施,积极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招聘、借调、兼职,或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咨询、项目合作、技术承包、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三是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程,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完善在职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更新现有农业人才知识结构。着力抓好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脱产培训、外出进修、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做好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三、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扶持政策,从补贴生产向补贴“职业农民”转变,主要是在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其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用好用活各级各类政策,鼓励中青年农民,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高中毕业生参加弹性学制的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建议以本市黄淮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建立现代农民培训中心,持续为我市农村输送新型职业农民。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应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需求实际,全面实施好各项人才培训工程,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乡村振兴

政协正阳县委员会

近年来,我县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核心地位,重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村规民约和农村能人作用,强化农民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但是,我们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村民自治作用有待加强、村规民约作用失之于软、农村“能人”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配强领导班子,强化基层组织职能发挥。突出党建引领,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和工作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村级组织推动各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二、强化基层民主,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畅通基层民主信息沟通渠道,促进村级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定村级重大事务;结合扫黑除恶、非法宗教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强后进村治理,坚决遏制歪风邪气的滋生蔓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素质和乡村治理能力。

三、激活社会细胞,有效推动乡村治理。明确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通过村规民约来实现村民的自我约束与管理。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大力推行“乡贤”治理模式,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提高文明素质。

四、发挥“能人”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积极引导“能人”回村参与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充分发挥“能人”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建立农村人才数据库,全面推行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多形式、宽领域、深层次做好“引智”工作。

五、净化社会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卫生文明户”等评选范围,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总结推广智志双扶“爱心超市”“孝善基金会”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孝老敬老、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弘扬传统美德。深入推进普法宣传,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形式,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于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但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偏少。全市农业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产生“集聚”效应。二是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低。我市土地流转规模小,土地碎片化分散经营普遍。三是品牌竞争较弱。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支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一是做大做强面制品、肉制品、油脂等3大行业加工型龙头企业,扶持引导果蔬制品、乳制品行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二是争取国家、省项目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培育壮大主业突出、带动农户多、发展规模大、与当地主导产业关联度紧密的企业。

二、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紧密结合农村产业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培育。一是培育发展以加工型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培育粮、油、肉、果蔬、食用菌等产业化联合体。二是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衔接、家庭农场参与、社会化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三是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签订产销合同,扩大订单农业面积,提倡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为企业稳定、持续提供标准化原料,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三、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市里要立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各地实际,统筹谋划,进一步制定完善全市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各县区要充分挖掘培育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产业园区,引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加快推动中国国际(驻马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提高泌阳夏南牛、平舆芝麻产业园等发展规模,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青贮玉米、芝麻、香菇、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因地制宜建设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动、定向帮扶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

五、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以品牌优势农产品为着力点,培育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统筹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资源循环无害化利用,打造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生态农业品牌。二是以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大品牌整体形象宣传力度,打造一批环境良好、生产规范、质量上乘、品质优异的公共品牌。

六、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一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精品民宿等特色旅游,形成多业态集聚的乡村旅游带和集中片区。二是各县区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逐步发展一批集循环农业、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三是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一批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大力推动健康天中建设

市政协县区政协工作指导委员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坚持以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水平为重要抓手,以加强健康天中建设为着力点,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对口支援行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了以县区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网格,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了保证。

但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主要有:

一是基层卫生医疗专业人才紧缺。全市乡镇卫生院通过全科医生培训合格的远低于每万人2~3全科医师数。由于基层工作环境条件差,留不住招聘的本、专科毕业的医务人员;临时聘用人员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相关资格证书,但因超龄等原因不能参加招聘,编制无法解决。村级医生年龄普遍老化,且大部分未经过正规院校学习,医疗水平不高;村卫生室条件差、待遇差,年轻有学历的医护人员不愿在村卫生室工作,部分村村医出现断层。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弱化。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量常见病、多发病都由县级医院承担,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重医轻防格局仍未得到扭转;中西医发展不协调,相当一部分卫生院没有开展中医诊疗服务。受业务骨干外流及医疗设备落后等因素影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呈下滑态势。目前乡镇卫生院外科手术基本不开展,大部分因专业人员不足致使业务科室设置不齐全,基层急需的眼科、五官科、牙科、外科门诊等小科室严重缺失。更新医疗设备投入巨大,部分卫生院甚至无力配备必备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基层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依然薄弱。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及服务条件得到改善。但全市仍有一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未达标,一些卫生院达标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532所需要新建、430所需要改扩建。同时,村卫生室医疗检查设备短缺,基层首诊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难以落实。

四是基层医改政策有待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基本药物品种过少、部分廉价药品和中标药品配送不及时或采购不到等问题,无法满足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尽快实现全覆盖,筑牢乡村医疗卫生网,真正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促进乡镇卫生院良性发展。积极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村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在全市推广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模式。

二、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通过培训、进修、对口支援等方式,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卫生人才。一要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建议上级部门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出台全科医生培养、考核、使用等相关政策。二要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和护理人员比例,优化基层医护队伍结构。三要制定和落实吸引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相关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四要加大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市、县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结对帮扶、技术协作关系,有计划安排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传帮带,落实市、县医疗机构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

三、健全基层用人机制。进一步放宽乡镇卫生院用人自主权,减化招录程序,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打破编制外人员职称晋升限制,确保与编制内人员同工同酬,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乡镇卫生院编制,采取乡招村用的办法,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村医老龄化问题。

四、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农村治理脏乱差,破除不讲卫生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从根本上拔病根、治穷根。

关于推进我市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近年来,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突出重点问题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振兴,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好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村民素质。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强化村党支部抓思想教育的责任,重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从农村各类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抓起,通过他们影响一大批农村青年。二是强化文化引领。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用好农村大喇叭、文化墙、村民微信群等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诚信、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注重法治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

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动工作。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包括思想教育阵地、文化宣传阵地、科普宣传阵地等,特别是要建好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二是着力培养文化人才,建好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文化部门要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为农村培养文化人才。三是鼓励乡镇和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文明乡风,传递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三、借乡村振兴东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等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二是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整肃不良风气,建立良好风尚。三是深入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选好村级党组织书记。严格选任标准,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坚持把政治可靠作为首要标准,着力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的党员骨干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农村干部队伍,有效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及乡包村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及乡包村干部的优势,带领和指导村基层干部抓文明宣传、抓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活动,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三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党员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是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服务员和排头兵。农村党员要当好农村建设宣传员、文明乡风的倡导者、遵纪守法的带头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加大农村社会治理力度。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着力加强农村综治工作的网络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加大农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加强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从农村实际出发,将法律法规用农民能听懂、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