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10月17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阳县戏曲文化漫谈

发布时间:2018-10-17 08:28:14  

言古事  道今情

——正阳县戏曲文化漫谈

王淑和 熊华民 袁子亮

古邑正阳,位于豫州腹地,南临淮河,北依汝水,自古为“膏粱丰腴”之地。夏朝为慎国,周朝南境为江国,北部属慎国。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6年)置县,距今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千百年流淌不息的淮河汝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勤劳的正阳人民,滋润出厚重而又瑰丽的戏曲文化。

地处豫南的正阳县境,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会点。受楚文化影响,先人们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敬神、祭鬼、好祀,用歌舞、鼓舞等形式以娱诸神的活动。《正阳县志》中“吓马(神汉)赤舞,虽虎而往观,社火、跷生风盛乡里”之记载,说明歌舞之类的娱神活动当时非常盛行。时间推移,岁月积淀,娱神形式逐渐演变为娱人,娱人形式的自洽,不可逆转地生发出戏曲艺术的“韵致”。这种韵致,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制,而是内在的古典戏曲文化气脉,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悠然庚续。       

老伶说古亦津津,饭后篝火语半真;蔡顺孟宗俱孝子,哪知都是我乡人。

汝埠人家烟树重,河流如镜垒如峰;登高士女年年愿,看罢迎春听劝农。

“老伶说古亦津津”是《正阳县志》记载的唐朝贞元年间流行于真阳(今正阳)县境内的一首《竹枝词》。词中反映了有时间、有地点、有鲜活人物的伶人演唱活动。“汝埠人家烟树重”也是唐朝贞元年间,流行于真阳水上重镇汝南埠庙会上社火、庙戏、曲艺、歌乐盛况的《竹枝词》。词中的“迎春”即社火(高跷、旱船、吞刀、吐火等艺技);“劝农”即百戏(古代乐舞、词话、曲艺、戏曲、杂技的总称)。真没想到,偏于一隅的小小真阳县境,当时会有如此成熟戏剧因子的演艺活动。由此,动了笔者漫谈之念想。谈古论今话百戏,古事今情道梨园。

在正阳县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闹市中,曲街窄巷就在身旁,非常整洁、通达,没有寥落之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思。汉代石阙、唐代颜真卿手书黄叔度墓碑、明代十坊院、老剧院遗存等,新旧相依,古今相融。笔者浏览其中,采样于由袁世凯的内务总管袁乃宽署《正阳县志》线装书中的羽光碎片,走街串巷,寻觅着古邑正阳有关演艺活动的踪迹……

颜真卿,听曲竹枝词。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驻豫州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大书法家颜真卿受命于危难之时,奉诏说服其“革心悔过”而被软禁蔡州(今汝南)。在有限的“自由”活动区域内,他选择了去蔡州所辖的真阳县城“精神”旅游。那里是他心仪已久之道德楷模黄叔度的故乡,那里更有他钟爱的唐风楚韵《竹枝词》演唱——“颜真卿到真阳,拜谒黄(宪)叔度墓,并镌石勒碑,亲书‘汉黄叔度墓’五字,署款‘颜真卿书’。后至衙府,娱歌兴起,颜又命笔亲书‘真阳竹枝词优极’匾额,悬于城内小寺庙观亭”。可见,带有表演形式的歌舞《竹枝词》,唐代在正阳已非常流行了。

侯县令,升迁思乡音。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真阳(正阳)县令侯云,在任期间非常喜爱由优伶演唱的《竹枝词》,常以这种歌舞娱乐形式训育百姓。“……《竹枝词》常慰于民。此歌遍于乡育,以德而立法,以利而醒民,功盖三阙。升迁襄市,真人好失保姆……”志书中还记载侯云升迁到湖北襄阳后,忽然得了一场大病,思念真阳乡音,遂派其胞弟专程返真阳邀优伶、钟宏声、董汉文、刘庚等赴襄演唱《竹枝词》。侯听后,饮食倍增,病愈大半。由此可见,说唱表演活动的精神愉悦不可小觑,寓教于乐的艺术实践直指人心。

唱大戏,重修真阳城。宋元时期,除《竹枝词》的演唱活动外,真阳境内代言体的“摊戏”“摊腔”——彩扮、耍唱的地摊小型节目演出已比比皆是,至明代戏曲活动已形成规模。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义军刘良率兵攻克真阳,土城损毁殆尽。两年后(公元1513年)新任县令张某重修城池,将土城改为砖城。四方各有城门,四角各设炮楼。钟鼓、魁星二楼相望,巍巍壮观。落成后,大举庆祝——“地灯、社火彻夜通宵。晓至夕间,街舞百戏连演七天之久,百姓、官员欢娱异常”。可见,明代古邑正阳市井戏曲文化之盛。

庆胜利,义军唱秦腔。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义军李自成部下王义顺、沈万登攻克塞关(今正阳寒冻),于真阳(正阳)县城庆祝胜利,命随军戏班“筑高台,唱秦腔,演大戏。台高八尺,方三丈。扮古人,演古书,古(鼓)乐管弦,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志书还记载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已被李自成封为威武大将军的沈万登,欲谋杀镇守真阳统领朱世喜而叛闯,被朱擒获当众杀之。这件事,真阳县令刘必寿编成戏文到处演唱,颂闯贬沈,得闯王赏识,遂授刘必寿为军幕。这两项军民同乐的记载,见证了古邑正阳已经形成了规模规范的戏曲演出。

官路开,盛演梆罗卷。梆罗卷,是梆子戏(今豫剧)、罗戏、卷戏的总称。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真阳为正阳,广开豫州与南五县的官路,南北戏曲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梆子、卷戏、罗戏先后流入正阳并组班演出。据志书记载:“每逢集镇要冲所扎高台,唱罗卷,动辄三五日不散。戏台之旁开设酒铺、饭棚,远近村民可自由往观。”

清末民初,随着经济的繁荣,湖北、江西、浙江、山西、陕西与怀庆府的商贾纷纷云集正阳县城及汝南埠、寒冻、陡沟、铜钟四大名镇。他们在这里开油坊、营粮行、办医药、卖布匹、兴裁缝,一时间正阳县成了风水宝地。而最早流入正阳的豫剧(时称大挎戏、梆子、讴戏、靠山黄),逐渐成为正阳的当家剧种,并在正阳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本土的梆子戏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驻马店地区戏曲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傅寨集傅占元的“梆子江湖班”,主演有大凤、牛发祥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熊寨宋店集成立的黄国发梆子戏科班,培养出徐三、金志、马龙、邓德等在当地叫得响的演员;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钟家店(今彭桥乡老店)武和尚以戏养庙办起的梆子“僧艺班”;士绅宋老枪在宋店办的“老枪梆子班”。之后又出现“江湖班”“玩会班”等梆子班社。

值得一提的是,正阳地方梆子班社的兴起,引来了山东滕县“大王班”的到来。1937年后,日寇铁蹄占领山东,“大王班”班主王善臣因不给日本人行鞠躬礼,被日本人痛打一顿。出于民族尊严,王善臣带领“大王班”(主演王玉仙、王玉祥、王尚生、王凤贞等)艺人来到正阳,投靠了由程耀德(字道荣,地下党员)领导的豫南游击第十三纵队,改名为“四维剧团”(正阳豫剧团前身)。1949823日正阳县全境解放,918日正阳县人民剧团正式宣布成立。从此,正阳戏曲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19515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指示》和5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戏曲改革工作》社论,大大激发了正阳县人民剧团艺人们的报国热情。由“戏子”到新文艺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他们对新社会有着美好的憧憬和真诚的热爱,参加宣传队、上街打腰鼓、扭秧歌等,争先恐后,积极投入。演出《兄妹开荒》《春风吹到诺敏河》《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等剧目服务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1955年剧团由民营转为全民所有制文艺团体,更名为“正阳县豫剧团”,建立健全了党团组织,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李春辉,团长曾继义、段金山,团支部书记张秀兰,工会主席史文奇,主演张震环(艺名张萍)、赵坤英等。到1956年底,全团演职员有80多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编导、音乐、舞美、灯光人员济济一堂,满园生辉,正阳县豫剧团的实力声震豫南。

剧改干部李智生(兼导演),编剧李好学、李庭瑞,音乐设计李群让,当时被称为“剧团四杰”。他们是深入艺术实践的四位学有专长的专家。主要演员张震环、曾继义、赵坤英、段金山、翟清云、杨玉领,皆是文武昆乱不挡,个个都有绝活。特别是豫南名角张震环,俊美的扮相、动人的声韵、惟妙惟肖的表演,就像天女下凡般伫立在舞台上分外妖娆。他们为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为正阳剧团的排练演出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骄人成绩。

演出水平一流。政府派到剧团的剧改干部兼导演李智生,思想觉悟高,艺术实践丰富。大胆起用懂艺术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为剧团骨干,发现培养新生力量,排练现代戏《漳河湾》《归来》等,编导历史剧《芳草碧血》《相思树》等,把一个原本半文盲的民营戏班子打造成豫南演出水平一流的艺术团体。如1956年、1957年信阳专区第一、二届戏曲会演,全区参赛18个县区级专业剧团,正阳县豫剧团的参赛剧目《鞭打芦花》《归来》均获演出一等奖,张震环、段金山获演员一等奖,李好学、李庭瑞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李群让获音乐设计一等奖。

剧目创编丰硕。1955年至196510年间,编剧李好学、李庭瑞及剧改干部李智生,通过采访老艺人王玉仙(艺名大坤角)、王凤贞、王玉祥等人,改编出版的剧目有《鞭打芦花》《日月图》《恩仇记》《龙凤锁》(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移植整理上演的剧目有《芳草碧血》(郭沫若原著《棠棣之华》)《文天祥》《梁红玉》《碧血扬州》《水母娘娘》《归来》等,还配合形势组织排练导演了《擦亮眼睛》《红色种子》《洪湖赤卫队》《社长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八一风暴》《焦裕禄》《红灯记》《沙家浜》等一批现代戏。

尤其是1974年由剧团陈岭编剧、作曲兼指挥的现代戏《鸡场小哨兵》上演,引起轰动效应。该剧1975年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省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播放。剧本和根据剧本改编的连环画,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和省戏曲工作室分别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索要剧本拍摄,天津、石家庄、总参、总后演出单位到正阳剧团观摩学习。20世纪80年代官方组织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已调到驻马店地区文化局的音乐家、剧作家陈岭先生,奉命担任驻马店地区《戏曲·曲艺音乐集成卷》主编时,发现、收集、撰写了源于正阳县汝南埠镇大王庄的唱天神(又名灶爷卷、杠天神)剧种及源于平舆县的丝弦道剧种上世纪在正阳有班社活动的音乐唱腔资料,为非遗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阳县戏曲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兴旺景象。改编、创作、演出剧目硕果累累,成绩喜人。李庭瑞、熊华民合作的现代戏《老少光棍》和古装戏《杀父审母》分别获地区戏曲比赛剧本二等奖、剧本创作二等奖。李庭瑞、黄建业合编的历史剧《翰墨情》获驻马店地区第一届戏曲比赛剧本奖。张毅(特邀)、王人众、杨玉领编剧的《杨靖宇》,被驻马店地区豫剧团搬上舞台后,演出168场,观众达22万人次,演出收入40多万元。该剧还分别获驻马店地区“悦泉杯”剧本一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倡导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农村民营剧团应运而生。这匹“黑马”的冲出,给正阳县戏曲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带来一片光明的前景。

民营剧团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组织,具有艺术、地缘、业缘性及对群众极具亲和力和渗透力,并在办团形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正阳县有各类演艺团体20多个,从业人员300余人,其中注册的民营剧团有正阳便民豫剧团、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豫剧团、皮店“心连心”民间艺术团、红梅罗香戏曲有限公司、阳光助残演出公司等12家。自2012年以来,全县民营剧团演出场次共计8000场,平均每团演出400余场,演出收入300万元左右,观众60万余人次,演出遍及正阳县各个乡村以及周边的市县和湖北、安徽等省。

特别是正阳县便民豫剧团,1997年成立以来,常年活跃在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每年演出8个月,演出场次600余场。创排新剧目连连获大奖。但是,从民营剧团运作的全局而言,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和缺陷。如基础差、无力创排新剧目,演艺人员匮乏、演员流动性大,资金缺乏保障、生存环境相对严峻。这种情况已引起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民营剧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本着政府出钱买剧目、场次,群众免费看大戏的原则,在资金上大力扶持民营剧团发展。二是政府补贴,鼓励参加各类戏曲比赛,为参赛剧目购置演出器材及服装,以提高演出质量。三是加强对民营剧团管理服务。县文化主管部门为12个民营剧团办理了工商、税务、演出和机构代码“四证”,为外出演出提供了极大方便。四是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县民营剧团戏曲大赛,开辟了相互交流的窗口,创建了发展人才的平台。政府按1500~1800元的标准,购买前三名的6个民营剧团的演出580场次,不仅扶持了民营剧团,还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恢复文化自信,复兴文化大道的今天,笔者深信,正阳戏曲文化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春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