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10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梨园丰收 梨园老板叫响梨品牌

本报宣传一篇报道引来大订单

发布时间:2014-11-10 08:10:15  

luf1411127.jpg

李春兴(左)和村民往大货车上装梨。

 

   □晚报记者   栗晨曦/      /

本报讯  车子在通往金顶山风景区的水泥路上一路行驶,路两侧的美景尽收眼底。离风景区不远处,一大片梨园里硕大的梨挂满了枝头,十几名工人一边说笑,一边娴熟地把摘下来的梨子放进篮里。

这片梨园是驿城区蚁蜂镇鲁湾村村民李春兴家的,有70多亩。117,梨园里工人们之所以那么忙碌,是因为最近李春兴收到了大订单,这些大订单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企业,订单量为6万公斤

李春兴种植的晚秋黄梨在南方城市打响销售“第一炮”。

本报报道引来大订单

       “梨装好了,晚上我就得往苏州运,得尽快把梨送到订梨的企业。”下午4时,一直在忙碌的李春兴终于有了稍许停歇。

李春兴的梨怎么会和南方的企业搭上线?1021,本报A08版以《蚁蜂镇农民巧致富  梨园“傍上”旅游景区》为题,对李春兴依托风景区的优势,发展晚秋黄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还被多家媒体转发。江苏苏州的一家集团的负责人是泌阳县人,平常很关注家乡的消息,刚好看到了这篇报道,决定向李春兴订货为员工发福利。

得知这个消息,李春兴很高兴,迅速把样品给该集团负责人发了过去。几天前,该集团负责人打来电话,决定以每公斤7元钱的价格订李春兴2.5万公斤梨。“我一次送一车,一车能拉0.5万公斤梨,要送5车。现在浙江金华和广东东莞的两家公司也订了3万多公斤梨。”李春兴告诉记者。

李春兴一直希望自己种的梨能在南方的水果市场占一席之地,这次能通过这些企业将梨的销路拓展到南方城市,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李春兴很珍惜。

“要送就送最好的,只有让那里的人们吃到好吃的梨,我的晚秋黄梨品牌才能在南方打响。”李春兴在与记者交谈时,他的手机不时响起,很多都是订梨的客户打来的。

“梨园老板”将建1200亩晚秋黄梨种植基地

今年10月,李春兴的70多亩黄秋晚梨再次大获丰收,并且销售红火,让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李春兴梨园发展的鲁湾村村民“眼红”起来。他们纷纷找到李春兴,商量要和李春兴一起种晚秋黄梨。

经过大家一致同意,李春兴决定在鲁湾村12个村民组发展1200亩梨园种植基地,与每个村民组都签订种植合同,李春兴负责指导村民种植晚秋黄梨,到梨收获的季节,村民们要为他提供梨,一起往外销售,拓宽销路,做大做强当地的晚秋黄梨品牌。李春兴要与各村民组签合同的消息让鲁湾村村民非常兴奋,他们下定决心跟着李春兴走特色农业致富的路子。

“那些摘梨的工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帮我干活一分钱不收,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们。一亩能产3000公斤梨,最便宜也能卖到7元每公斤,除去工钱,能赚1万多元钱不成问题,我挣钱了,不能忘记村里的乡亲们。”李春兴告诉记者,几天前,他要往南方城市送梨的消息在鲁湾村不胫而走。鲁湾村增河村民组村民杨水牛、潘正军得知消息后,迅速将此消息告诉了村民,近20名村民踊跃报名要义务到李春兴的梨园帮其摘梨,村民们的热情让李春兴非常感动,更坚定了他带动村民种梨的决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