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11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出台措施应对校园欺凌

发布时间:2016-05-11 08:43:42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国家出台措施应对校园欺凌

覆盖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治理期间仍发生欺凌将追责

daih1605131.jpg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根据《通知》,各校要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建立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

 

《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察。

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此外,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同时,各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指导和检查。责任督学要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各地接到《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制订本省(区、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抓紧部署,组织市、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和学校认真实施。

 

915前各校形成自查报告

 

《通知》指出,各校要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于今年915日前形成自查报告并报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县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督察组对县域内所有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察,于今年930日前将督察情况报市级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本级政府。

此外,市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督察组对所辖县(市、区)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复查抽取县级单位比例不低于1/3,每县抽取学校数量不少于6所。复查结束后,于今年1020日前将复查报告,连同所辖县(市、区)的督察报告一并报送省级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本级政府。

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督察组对本省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抽查,抽取市级单位不少于3个,每个市级单位抽取县级单位不少于2个,每县抽查学校数量不少于6所。

抽查结束后,于今年1115日前将专项治理报告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同时报省级政府。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察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察。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专家解读

拍摄“暴力视频”性质更恶劣

昨天上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法律上并没有“校园欺凌”这一说法,“事实上就是指校园暴力,这个概念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暴力、师生间的暴力,甚至家长打老师的事件也应该算在其中。”此外,学生在校外发生暴力行为也应该算在其中。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未成年犯罪总数占全国犯罪总数的70%左右。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根据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也使得未成年人无视法律肆意妄为。

湛中乐认为,处于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仍在叛逆期,对外界判断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需要通过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对大环境进行整顿。以案说法,让从学生到家长,再到校领导都知道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记者注意到,《通知》中提到校园欺凌包括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对此,湛中乐表示,如今网络发达,传播力大大提升,有些人不仅施暴还主动拍下施暴过程,这无疑给当事人造成更大心理伤害,行为更为恶劣,应当予以严惩。

各国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据记者了解,校园欺凌不止在中国存在,国外的校园中也都存在校园欺凌现象,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记者统计发现,美国与英国更加注重立法在遏制校园欺凌现象上的作用,德国与挪威则赋予学校一定的权限,让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欺凌者进行处罚或干预,澳大利亚和日本都通过第三方来帮助学校、家长及学生,针对校园欺凌进行分析、调查,提供解决办法。

政策立法

美校警可带枪抓人  英学校有疏漏会被追责

美国可以自由购买枪支,这让家长们格外担心留学生在美的人身安全。据记者了解,美国在校园安全问题上走的是一条防患于未然的道路,各州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目标。

另外,美国还在提高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求生能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州就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校园警察享有与真正的警察同样的权利,他们可以携带枪支并拘捕犯人。同时,美国的中小学严格遵守“不宽容原则”,学生即使有些小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处罚。

英国在应对校园欺凌现象时,采取了以学校为主,结合家庭、社会、司法的综合模式。在国家政策上,制定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政策法规。在社会层面,通过举行反欺凌活动,创造出有助治理校园欺凌的社会环境。

在教育者层面,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上的法律责任。另外,学校还关注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就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2007年,英国启动了一项小学自助反欺凌工程,主要是请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协同老师,一起反对同学间欺凌行为。

学校权限

德校方有权送学生强制管教   挪威学校可限制学生行为

德国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态度鲜明,打击力度也很大,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在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校园“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

而且,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从爱护小动物开始的。

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在挪威,政府鼓励学校对包括网络欺凌在内的校园欺凌问题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学校建立了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例如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挪威国会早在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外部支援

澳政府设立网站互动   日第三方介入协助

据大洋网报道,澳大利亚不少中小学校长期存在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暴力问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园欺凌现象就有60多起。很多受辱学生在被欺压后,往往不敢告诉家人或老师,致使一再遭辱。有人因此不愿再去学校,有人心理受到很大创伤,有人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辱行为”运动,并建立了互动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对付欺辱、骚扰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

政府采取的保护学生健康安全的措施包括: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间欺辱行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骚扰、以大欺小等现象。

根据日本《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预防”,并且为监护人、学校等相关者明确指出了各自的职责。

日本学校设有专业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和“儿童安全对策支援室”,一般由律师、心理医生、警官和大学教授组成。不仅在早期为学生、教师提供咨询,也在欺凌事件已经发生后的调查阶段提供第三方的独立意见,防止学校或教育委员会因为私利牺牲学生的利益。

同时,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学校在发现施暴学生有涉嫌违法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协助调查。警方作为独立于学校和教育委员会的第三方,能够防止出现“私了”的情况,给被害学生带来二次伤害。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