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11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指尖上的艺术传承

发布时间:2017-04-11 07:54:19  

指尖上的艺术传承

 

□晚报记者   高琳琳   /

 

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打篮球的高中生、表情夸张的明星……昨日上午,在市正阳路桑王庄社区张新芳的家里,一个个面塑作品栩栩如生,包罗人物、花卉、动物、神话传说及动漫形象等。有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弥勒佛”,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娃娃抱金鱼”,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唐僧取经”等。

yaohf170434.jpg

教学生制作玫瑰花。

 

喜爱艺术的帅小伙

今年36岁的张新芳老家在遂平县,他个头不高,看起来很精神。小时候,张新芳就喜爱艺术。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找的每份工作都和艺术有关。装修房子、设计图纸,张新芳一边买书籍自学,一边在工作中摸索,很快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我原来就喜欢雕刻,偶然接触到面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新芳告诉记者,他在街头遇见一位民间艺人在捏面人,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老艺人的手中经过搓、捻、揉、捏,不一会儿就成为一件工艺品。张新芳决定拜师学艺。为了把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他把一些现代元素融入作品中。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张新芳说,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偏向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偏向细致、优美、精巧。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走进了艺术殿堂。

经过几年学习,张新芳采用雕塑造型手法,将卡通、真人定制等现代元素融入面塑艺术中,使得传统面塑更加逼真、生动,深受年轻人青睐。

yaohf170431.jpg

张新芳的作品。

 

在学习中不断改良

“面塑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先是蒸面,面蒸好后上色,上色以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开始制作。”张新芳说。

张新芳的柜子里摆放许多作品:正在玩耍的孩子、刚结婚的夫妻、抱孩子的父亲等。这些都是他一开始制作的卡通真人塑像。因为贴近生活,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蒸好的面团经过张新芳调色,成为彩面。只见他娴熟地揉搓手中的面团,配以挤、压、按、拨,运用一些专业的小工具,顷刻间,一个人物的头就做成了。

张新芳说,现代雕刻面塑不同于传统街头面塑,要表现得更加细致传神。因为面的弹性、软硬等较难控制,这就要求制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尤其是精细部位要一气呵成。有时候,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地创作。

“捏面塑最重要的是面泥的配方,配方好才能让面塑不褪色、不腐烂,否则面塑放半个月就不行了。最难捏的是‘一大一小’,小的要求做工精细,大的要掌握好比例,否则容易裂缝……”说起自己的手艺,张新芳如数家珍。

yaohf170433.jpg

逼真的大螃蟹。

 

后来,为了制作方便,使作品多元化,张新芳用彩泥和超轻黏土制作一些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动物,受到市民的喜爱。

传承传统文化

面塑讲究的是细微之处见真功。张新芳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苛刻。从学习面塑至今,他怀着对面塑艺术、对生活的热爱,不断创作,经常与外地民间艺人交流面塑技艺,为广大市民宣传传统文化。

为了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张新芳想了很多办法。他把捏面塑的技巧和方法教给前来学习的市民,并且经常到学校为学生授课,他还参加过市里举行的中国农洽会非遗展示,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非遗知识。

记者采访时张新芳坦言,从学习面塑至今,他已经创作了千余个面塑形象。中国传统工艺世代相传,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张新芳说,要想使这项民间传统技艺世代流传,只能靠人的传承,而不是物的传递。张新芳想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活动,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塑这项指尖上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