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08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阳市民闫伏海市区“寻亲”

发布时间:2017-06-08 08:39:01  

 想念当年在车马店工作的老友

安阳市民闫伏海市区“寻亲”

周锋看到报道后请尽快与记者联系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50多年前,二人同在安阳车马店打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两地分隔,他们失去联系。昨日上午,安阳市民闫伏海委托在驻马店市区生活的侄女李女士向天中晚报求助,希望找到当年在安阳车马店工作的老友周锋。

同在车马店打工

李女士说,她大伯闫伏海是安阳人,今年69岁。前段时间她回老家,大伯拿出一封保存了很久的信,说是当年在一起工作的好朋友写的。这个好朋友是驻马店人,希望李女士回家后帮忙寻找。

“前些年,我从安阳嫁到驻马店,居住的地方离大伯好朋友留下的通信地址市中华大道很近,所以受大伯的委托寻找他的好朋友周锋。”李女士告诉记者,大伯跟她讲了许多当年他与周锋的事。

民国时期,城乡间的运输工具比较落后,牛车、驴车、马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安阳老城内和城关,在主要道路两旁,大都设有招待行人、车辆的车马店。

“那时候,来往的住客一般自带铺盖,没有带的就租车马店里的。车马店收费不高,牛马、车辆都是按数收钱。”闫伏海回忆,当时住店的人一天交几角钱,租一晚被褥一角钱。店内的马棚由专人管理,铡草、上夜草都不收费。他和周锋在车马店里相识,主要在店里负责打杂和喂马。

同吃同住成朋友

闫伏海说,那个时候,安阳老城内外有上百家车马店,他和周锋在安阳第十一车马店打工,平时吃住都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打工,彼此很谈得来,很快就成为好朋友。”闫伏海说,周锋有个小名叫周大群,老家在驻马店,当年是跟叔叔到安阳买牲口的,后来在车马店当了一段学徒。二人当时十七八岁,非常要好,经常在一起聊天。

闫伏海告诉记者,那时候工作不是太忙,来店里的客人可以自己烧水做饭,也可以买饭。做饭时人一拨接一拨,吃饭的人有的炕上蹲,有的地上站,猜拳喝酒,边吃边说笑,十分热闹。他和周锋会站在客人旁边,听他们讲有趣的事。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机械运输工具代替了马车,车马店的作用逐渐减弱。到上个世纪70年代,安阳的车马店消失,周锋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驻马店。

失去联系多年

李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二人分别后通过书信联系了一段时间,后来失去联系。

“周锋给大伯书信上的通信地址是驻马店市中华路98号。听说当年他回来后去体校上学了,可我查询了好久也找不到周锋上学的学校。”李女士说,她询问了许多在市中华大道居住的老住户,大家都说学校早就搬走了。

李女士说,大伯对这个好朋友念念不忘,多次打电话询问她寻找的结果。如果不是身体不便,大伯要自己来“寻亲”。

闫伏海要找的周锋(小名周大群),二人相识在安阳第十一车马店。周锋曾在体校上过学,年龄68岁左右。希望周锋及其家人看到报道后及时与记者(13639659110)或者李女士(18239636822)联系,让闫伏海了却多年的心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