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09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赵名生

发布时间:2017-06-09 08:59:12  

峥嵘岁月常忆记

子孙满堂大幸福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赵名生

□晚报记者   张广智/   通讯员   武景涛/

开篇诗

指头咬破写血书,长枪短炮闻敌哭。

重拳回收洞为家,炮弹出发天是路。

布板一匹传音讯,敌机廿架伤心湖。

峥嵘岁月常忆记,子孙满堂大幸福。

下午三时多的阳光火辣辣的。在西平县杨庄乡仪封赵老庄,记者见到抗美援朝老战士赵名生时,是在一个偌大的农家院子里。今年已经84岁的赵名生一提起当年抗美援朝那些终生难忘的岁月,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jish170624.jpg

在地里干农活的赵名生

跨过鸭绿江

当朝鲜战争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威胁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时,正值年轻力壮的赵名生满怀一腔热血,于19528月参军入伍,投入保家卫国的行列。

赵名生告诉记者,当美帝国主义把炮弹炸到安东(即今丹东)时,当时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帮朝鲜打仗是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为了表决心,每个士兵都写了志愿申请书,纷纷把手指头咬破写血书要求到朝鲜打仗。195211月,赵名生从洛阳上了火车以后到丹东,随后又坐火车到朝鲜。

到朝鲜后,很快就到了1953年的阳历年,赵名生所在的部队攻打了394.8高地以后,怕美国军队再像第一次那样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进攻东西海岸,部队从中线撤到西海岸。西海岸属于朝鲜新义州的定州地区,他们住的地方叫德新里,各连在海边住,团部机关在离那里有30多里的山里住。“师部的代号是5051,团部的代号是5242;师部的番号是炮21师,团的番号是202团。”赵名生说。

赵名生回忆道:“在朝鲜打仗时是炮2师配合我们。我当时在团部跟着团长张自忠当警卫员。在朝鲜的时候有个指挥连,指挥连有个警卫排,警卫排有长枪班和短枪班,专门负责警卫团司令部,有3个长枪班1个短枪班。我后来被提拔为警卫班长,就是那个短枪班。”

攻打394.8高地

赵名生所在的部队攻打394.8高地时,团部的作战计划是配合步兵打,炮弹发射了之后赶紧撤退,因为一秒钟一发炮弹,每门炮16发炮弹16秒发完,发完之后就得赶紧撤走,因为发完炮弹目标暴露以后敌人会反击。

据赵名生讲,一次,6连就因为跑得慢,敌人的炮弹打过来把大炮的重要零部件都炸坏了,在朝鲜修不了只好拉到国内修。

打了这一仗后,赵名生所在的部队就转移到西海岸了。“怕美军第二次登陆,我们团撤到西海岸,203团撤到了东海岸,201团还在前沿阵地。”赵名生说。

部队挖的掩体工事比房子还高,在山上掏洞,炮车拉到山洞里,因为怕上面坍塌,就从国内大兴安岭拉来很粗的松木支柱,防止炮弹炸了之后坍塌。据赵名生介绍,山洞一般挖十几米,能进炮车,还可以住人,但很不好挖,需要先用炮弹炸。但是用炮弹炸还怕石头松动,引起塌方。

谈起战友的不幸罹难,赵名生至今唏嘘不已。他告诉记者:“小个子孟参谋长嫌我们警卫班懒,炸弹、迫击炮弹炸了之后,他让班长、副班长去封土,敌人的侦察机一开始是一架,后来又来了两架。几架战斗机往下扔炸弹,结果班长被炸死了,副班长大牙被炸掉了。1954年回国之后,部队来人调查问我们班长埋在哪里,我们说埋在山底下了。当时我们和飞机联系用布板,用布板上成匹的布对成字型,用这样的信号联系。当时我们在晒布,在山里晾晒布板时被敌人发现了,很快就来了20多架敌机,正好我们住的那座山后面是个湖,炸弹扔到湖边后炸死了不少人。”

攻打394.8高地时,上边有命令,大炮没有发射之前任何兵种都不准动,发射结束撤的时候步兵才往前冲。“榴弹炮开始打,压制敌人的火力点,不压制他们的火力点我们这边的炮兵走不了。”赵名生说。

赵名生告诉记者,战场打仗也是有规律的,团部离前线有十几里地,越往前越不安全,炮当时属于志愿军的宝贝,恐怕丢了,因为全是从苏联运过来的,新战士就跟着老兵学习,前线需要人,各单位都是老兵带新兵。打上甘岭战役的时候,两个连几百人最后剩下十几人,伤亡比较大,赵名生所在的部队到那里就分到各单位了。

回忆峥嵘岁月

赵名生告诉记者,当时在朝鲜的生活开始不是很好,慢慢就可以了。到1953年前半年,各样吃的用的东西供应都很充足。赵名生从195211月去朝鲜参战,到朝鲜战争停战,在朝鲜一共待了十来个月,1953年秋回国时,还经中立国检查委员会检查,当时是瑞士军人检查的,部队有通行证有护照,上面填的有装备,带的什么东西都要检查。

赵名生在朝鲜那十几个月就经历了一次战争,就是攻打394.8高地。当时团里伤亡300多人,伤亡的原因是飞机轰炸多,撤退不及炮弹就打过来了。赵名生说,炮弹打的时候100平方米以内不许有人。当时的炮弹有一米多长,可以打8000米远,没有炮筒子,使用火箭筒发射。当时使用的是苏联的“喀秋莎”火箭。

“那时候步兵离我们很远,我们炮弹发了就赶紧跑,步兵在前面打,我们主要是对重点目标重点设施。我们的炮打得比较准,不过有个缺点,没有炮筒子,不定哪一发就落到自己这边了。”赵名生说。

赵名生所在的部队平时都在山沟里住,没有和老百姓住在一起,挪到西海岸挖临时工事的时候就和老百姓一起住了。打仗的时候,人都在山洞里住。因为山高水高,睡觉的床底下都往外淌水,挖很高的排水沟排水,另外上面每人发的雨布雨衣都用来放被子上面防水了。

安享晚年生活

赵名生报名参军时,仅西平、遂平、上蔡就组织了一个团的兵力,一个连200多人都是西平这一带的。

1933年出生的赵名生,1953年打完仗回来,1954年在辽宁省阜新市北边修建营房,然后部队又开始整编,一个师只留一个炮兵团。赵名生告诉记者:“以前打仗是多兵种配合,以后再打仗,一支部队啥样的炮都有,调整之后就齐全了。”

部队1955年转移辽宁海城,赵名生跟着部队领导当警卫员。1956年部队转移到大连北边的普兰店,一直到19572月,赵名生到复员队学习,19574月回到家乡。其间,赵名生1955年请假回家一次,中间出差也回了一次家。复员时的身份是中士班长,回到家乡后就开始当农民。

赵名生和妻子共生育3个男孩3个女孩,大儿子也当过兵,回来好多年了,原来是装甲兵,后来在伞兵部队,一共干了十几年,现在西平县公疗医院工作,其他的孩子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附近干点零活。每季度国家发给他2500多元钱的补助。

据赵名生讲,他平时很少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在朝鲜打过仗,立过功。他是想让孩子们自食其力,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现在,赵名生的大孙子在读研究生,二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从言谈举止上可以看出,赵名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朴实、勤劳、乐观的本色。

记者采访即将结束时,赵名生仍然沉浸在60多年前硝烟弥漫的岁月。而此时,时针已指向掌灯时分,倦鸟正在陆续归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