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3月30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千年前的“107国道”长啥样?

发布时间:2018-03-30 08:54:10  

 两千年前的“107国道”长啥样?

专家称古道与现在的107国道重叠

首次确认朗陵故城占地仅0.4平方千米

□晚报记者郭建光文/

liujx1803203.jpg

布满车辙痕迹的汉代官道,恰与现在的107国道驻马店段重叠(资料图片)。

liujx1803205.jpg

部分遗址发掘现场已被填埋。

 

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一则消息,称确山县发现了汉代“107国道”。

这条古驿道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究竟有哪些惊人的发现?昨日,记者在确山县文广新局文物管理保护所工作人员金艳军的带领下来到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感受这条道路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

汉代“107国道”其实很繁华

“这条汉代官道可能是2000年前最繁华的道路,对于研究汉代官道的规划建设、道路修筑维护技术以及汉代车辆建造等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

汉代官道是在朗陵故城遗址内发掘出的。G107国道从朗陵故城遗址西部穿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已发掘的两条相互交叉的道路中,2号道路为南北向,部分被G107国道叠压。考古发掘揭露长度252米、残宽2.2米~2.8米。路面厚0.6米,可分为3层,每层都残存比较多且深的车辙痕迹。

“路面超厚,车辙内垫有大量碎陶片、碎石子、碎砖块、红烧土块等,证明这条道路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经常被维护,而维护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就地取材’。”该考古项目负责人周润山说。

3号道路为东西向,是一条与2号道路相交后通向朗陵故城的道路。自G107国道始,向东经过西城门,穿过朗陵故城出东城门,全长1300多米,路面上残存较深的车辙痕迹。

考古发掘发现,这里的道路叠压较多,车辙重复痕迹多,部分还有规模宏大的路边沟,说明这里的道路不仅繁华,而且规格较高。

已发掘出的属于汉代的两条道路中,其中一条与107国道重叠,堪称目前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107国道”。昨日晚上,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的齐雪义告诉记者,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令他感触颇深。作为当地考古工作者,每一项考古发掘的成果都在向外界传递丰富的历史信息。此次发现揭开了朗陵故城的神秘面纱,对相关历史文献是一个佐证。

遗址发掘发现很多秘密 

一种奇特的现象引起专家的注意:2号道路与3号道路在遗址中部交叉,形成一个“十字路口”,交叉处还被一条宽0.9米的东西向排水沟截断。在排水沟沟壁两侧,发现有相互对应的3处砖墩,砖墩紧贴沟壁,间距1.2米。专家推测,道路在通过排水沟时,可能架有石板小桥。

考古还发现,两条道路的一侧均修建了规范的排水沟,由青砖、石块垒砌而成。道路的排水系统与城市的排水系统,在道路交叉处相互贯通。

据齐雪义介绍,朗陵故城遗址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20公里任店镇境内,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10月开始发掘,至今共完成发掘面积4060平方米。朗陵故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先后被置为颍川郡、朗陵县、朗陵郡,并有多个朝代、多位高官被皇帝册封于此,赐为朗陵侯、朗陵公。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隋代县治迁至现在的确山县城为止,该城都是郡治、县治所在地。据周润山考证,这个期限长达1300年。

周润山说,现场勘探显示,历史上著名的朗陵故城城址其实并不大,堪称袖珍——该遗址总面积约0.9平方千米,其中朗陵故城面积仅约为0.4平方千米。

这个地方持续作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历史如此漫长,原因何在?考古人员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居交通要道,区位重要。

朗陵故城位于淮河一线,平原与山地交界、臻头河与汝河交汇处,又被107国道南北向穿过,东距京广铁路仅约3公里。这种交通、区位的优越,与文献中的记载吻合:“为天中奥区,远控荆襄,近依宛洛,与汝遂各界壤地相接牙错……形胜天成。”

目前,朗陵故城的古陶器排水管道、古冶铁遗址等均被发现并初步揭示,在一处水井内发掘出的一个特殊装置却让考古人员纳闷。这个特殊的装置为立柱形,上下共有5个圆筒样的陶瓦互相连接而成,每节陶瓦内直径约8厘米,总高约1.5米,而且每节陶瓦都有嵌入另一节陶瓦的套合式结构,使得这个陶质的长圆筒状立柱的密封性更好。

“这种立柱曾在山东出土过,但在河南还是首次。我们多次研讨,有的猜测是水管,有的猜测是压水井的部件,但都不能圆满解释。请教考古界同行后,仍没有让人信服的说法。”周润山说,希望随着下一步的发掘,这种装置的用途谜团能被解开。

发掘成果颇丰

考古发现朗陵故城的平面近梯形,四面均有城墙,城墙外有一条壕沟。城内外还发现有疑似官署区、建筑基址的夯土区8处,冶铁遗址1处、灰坑53个、井14眼、沟2条、窑址1座、路4条。可以想象,当时的朗陵城内车水马龙、贩夫走卒,繁华鼎盛的场面。

“朗陵故城虽然不大,但城墙、护城河均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润山说。

发掘至今,考古人员共清理东周、两汉及清代时期的灰坑、灰沟、水井、道路、房基、陶窑等遗迹286座,其中灰坑224座、灰沟25条、灶4座、房基2座、水井12眼、墓葬15座、道路3条、石砌水渠一段、陶排水设施1处及陶窑址2座。同时,考古队还发掘出土了大量青砖、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残块和陶瓮、罐、盆、壶、豆、甑以及陶权、纺轮、石臼、磨石、铜镞、铁剑、铁锸、铁镢等生活用品和“蚁鼻”、“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铜钱小件标本近400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