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2月14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银良:土地情深 父老最亲

发布时间:2019-02-14 08:17:56  

□全媒体记者 许 静 文/图

2月12日,大年初八,记者来到确山县李新店镇潘集村采访,只见房舍俨然、道路平坦,忙着走亲访友的男女老少衣服光鲜、喜气洋洋,一派和谐欢乐的景象。“过去,俺这里穷啊!如今,大变样了,吃穿住行,样样不差。”一位刚准备出门走亲戚的老汉对记者说,“这多亏国家的政策好,多亏村支书李银良。” 

李新店镇面积不小,而人口不足3万。可潘集村例外,全村4000余人,在整个确山县堪称大村。

yangxh190278.jpg

李银良(右)与父老乡亲畅谈未来。

过去外出为吃饭 

如今回乡要大干

“俺是来为群众服务的。”今年43岁的李银良性格直爽,快人快语。他对记者说,走上潘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他毫无思想准备。1992年9月,他上高中。不久,品学兼优的他居然因为家里拿不出10元钱而辍学了。

李银良先后在天津、河北打工,之后开始办公司,事业越做越大后,他回到家乡发展。

2014年底,潘集村改选班子,村里的“大能人”李新成等几名老党员想到了李银良。“看着村里年年没啥变化,心里着急,我对李银良很了解,希望他回来当支书。”61岁的李新成说起推举李银良当支书的事,仍然很得意,“我的建议得到了村里几名党员的赞同,大家一起去驻马店,说服李银良回村。”

“没想到他们要我回村当支书。”李银良说,“我从来没想着回去当干部。再说了,也要看大家赞成不赞成啊!”

李新成说:“试试吧。”结果李银良高票当选。

脱贫一定上项目

致富必须搞产业

李银良时时刻刻想着如何让群众致富,如何让村庄变美。村里的藤编家具厂是2017年建的。从家具厂的建立和运营上,潘集人看到了李银良的实力、眼光。与别的村一样,潘集村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因此,在考察项目时,李银良相中了一家藤编家具厂。“技术含量低,按件计酬,老人和妇女都可以干。”李银良分析。在厂里参观时,记者看到车间里干活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马留栓和徐香叶老两口编的是椅子的关键部位,做成一个挣5元。“吃了中午饭就来了,到现在俺俩装了13个,到下班至少能装20个,能挣100元。”徐香叶说。

为鼓励贫困户到厂里干活,村里出台了优惠政策,干一天活,除工钱外,村里再补贴10元。“这个藤编家具厂是村集体的,村里有些收入,用来补贴贫困户,也算是扶贫吧!”李银良说。

潘集村有不少养鸽户,上千对饲养量的有五六家,几百对饲养量的有20家。“前几年因为禽流感,有关部门阻断了活禽运输的路子,鸽农一筹莫展。”李银良说,“当时我就想,为啥不建冷库,行情不好时把鸽子宰了冷冻起来,行情好了再卖。”

于是,就有了潘集村养鸽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建有检验中心、屠宰车间、鸽粪处理车间、冷库等。“我们还要开发鸽毛产品。大家带着自家的鸽子入股,我们专门培训一些饲养员,旨在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李银良说。

2018年下半年,李银良又带头集资购买了一批缝纫机,成立了一个箱包厂,这样,年轻的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年末岁尾,他又掏钱建了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厂房,招商引资来一个公司,主要制作竹筒粽和包装农产品干货,上半年做粽子,下半年做干果包装。这样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都有了挣钱的地方。

潘集群众奔富路 

全靠国家政策好

据李新店镇镇长毛洪立介绍,这几年,潘集村修了12公里路,建了4个供水中心,完成了电网改造,兴建了村部大院和文化活动中心,建了卫生室,引进了集体所有的扶贫企业,壮大了原有的养鸽中心,上级财政在潘集投入的资金达200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大批资金的投入,使得村里面貌大大改观、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升。

潘集村的变化,蕴含着李银良等村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对于干部群众的赞扬,李银良说:“潘集群众奔富路,全靠国家政策好。当村干部就是要时刻为乡亲们办事。”

2018年底,潘集村整村脱贫。新春佳节,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休闲娱乐,可李银良顾不得这些。“已经开春,天时不待人,村里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得与其他几位干部合计合计。你们先聊,我一会儿过来。”话音未落,他已不见了踪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