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十一连跳”刺痛社会的神经

2014-05-11 11:4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沙元森   5月25日,富士康又发生员工坠楼事件。本应该在阳光下绽放的青春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斑斑血迹。“十一连跳”触目惊心,虽不忍心看,又不得不正视。面对死亡,麻木就是不仁。我们需要追问

□沙元森

 

  525,富士康又发生员工坠楼事件。本应该在阳光下绽放的青春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斑斑血迹。“十一连跳”触目惊心,虽不忍心看,又不得不正视。面对死亡,麻木就是不仁。

我们需要追问,是什么原因让富士康员工前赴后继地“十一连跳”?为什么是富士康?这究竟是一连串的巧合,还是一个强烈的警讯?

首先要说明,翻看近期相关新闻,我们了解到富士康并非是外人想象的“血汗工厂”。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设备齐全、待遇规范,也无明显的违法违规现象。即便跳楼事件频发,仍然有成千上万的打工仔等待着进入该企业。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痛感更深切。可以说郭台铭领导下的富士康把“廉价劳动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是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模范生”。

  自从在深圳建厂之后,富士康员工人数以每年数万人的速度快速增加。这些员工被招进来后,就像是“被植入了电脑芯片的人”,每天都在接受同一种指令,到固定的地方吃饭、上班、睡觉。在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每个员工是不断重复工作的“机器人”。卓别林演出的《摩登时代》,曾经很形象地演绎了高效率的机器对于人性的扭曲。而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最自豪的恰是富士康的速度,他说过,“一个模具,别人一周出成品,我24小时就可以搞定”。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富士康成长为庞大的代加工帝国,廉价的劳动力必不可少。资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要降低劳动成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张扬,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融入繁华的城市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在富士康这样的企业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但是外部稍有波动,紧绷的链条便可能断裂。那些身在茫茫人海却倍感孤独的年轻人,“像碎片一样存在”,经不起风吹草动。“十一连跳”背后的每一个原因都令人惊讶——小事一桩就把人逼上了绝路,一根稻草真的可以压垮一头骆驼。即便十一个员工接连跳楼的背后有各种偶然,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这个必然正是我们所重视的。

在此,笔者无意表达对富士康的反感,只希望“十一连跳”能像根针一样刺中这个社会的神经,使我们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模式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在我们看来,“富士康”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也是一种没落的产业方式。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一种看不见的“高能耗”被投入其中,那就是一代产业工人的青春和理想。所以,它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是,真正与“富士康模式”告别,并不是挥一挥手就可以做到的。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劳动力越多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事实上,随着毛利的下降和用工成本的增加,富士康已经向劳动力更廉价的内地转移。

引领新生代民工走出迷茫的人生困境,仅凭借郭台铭一个人的努力恐怕是解决不了的。地方政府必须真切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把更大的精力用于自主创新方面,而不再一味地为了眼前利益去招商引资。

发生在富士康的“十一连跳”,应该促使全社会努力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窠臼,否则斑斑血迹换来的可能仅是声声叹息。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