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话语权是减税增薪的基础
摘要: □刘化喜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5月份,全国人大财经委就收入分配结构问题进行了密集调研。调研结论之一是建议减轻竞争性行业企业税负,腾出空间给员工增加工资(《第一财经日报
□刘化喜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5月份,全国人大财经委就收入分配结构问题进行了密集调研。调研结论之一是建议减轻竞争性行业企业税负,腾出空间给员工增加工资(《第一财经日报》
一方面是全国范围内的GDP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2007年的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对照不断攀升的CPI,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可能不升反降。所以,建议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来增加员工工资,的确是个不错的思路。它既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具体措施,也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对还富于民思想的努力实践。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减轻企业税负与增加员工工资并没有必然联系。逐利是企业的天然本性,即便国家明令减轻企业税负,也不等于减少的税收必然转化为员工工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个基本前提和基础应该是,建立有效的工资增长保障机制。
具体来说,为了应对减税提薪策略,应该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工资指导线,为企业工资的确定提供明确的依据,并切实加强执行监管,让这些调控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让员工和企业平等对话的健康平台,从而保障员工在提高工资方面的话语权,保障工资增长能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此外,税收在不同行业间表现得并不平衡。对于部分竞争压力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税负偏重、员工工资偏低;而在一些居于垄断地位的行业或企业,这个矛盾并不突出,甚至还可能存在工资过高、企业暴利的情况。
所以,如何在减轻企业税负的操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在全面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有效遏制和预防过大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增加员工工资是经济发展之后政府必须进行的工作。我们希望这一政策能在有力的前提和基础保证下,更快、更稳健地推出。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