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金融话语权刻不容缓
摘要: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白洁纯我国专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11日发布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报告。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全球金融危机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白洁纯
我国专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11日发布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报告。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凸显出现行国家主权评级的缺陷和弊端,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我国评级机构业已加入推动改革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尝试和行动中。
现代金融,无信不立。长期以来,以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首的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被视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一直占据着世界评级市场的高端话语权。然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风险。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那些曾经大量被标以AAA和AA级的高信用等级债券产品,事后证明被严重高估。欧洲债务危机当中,三大评级机构频繁调降希腊等多国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反观中国,同样深受美国评级模式的损害:虽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缺乏保护债权国利益的能力。中国经济虽然历经30年仍保持快速发展,却因为没有国际评级话语权而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无法保护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
在金融全球化、债权债务关系国际化的今天,信用评级话语权对于一个国家核心利益的影响力前所未有。当前我国信用评级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自2006年以来,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渗控我国信用评级公司,目前已控制了我国2/3的信用评级市场。
金融市场的评级话语权掌控在别人手里,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来必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在我国融资,都需要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和体系。因此推动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牢牢掌握话语权,已是刻不容缓。
建立我国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国新兴的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和有百年历史的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相比,无论是在从业经验还是国际知名度上,都处在发展初期,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美国也有较大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对金融市场和评级行业的发展有长期、全面的规划,并需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会计等配套体系。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新华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