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民工需要社会合力而为
摘要: 李丹丹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工地会议室召开新一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在北京建筑、制造、安保、餐饮服务等行业工作的50多名年轻农民工代表与总理进行了交流。温家宝总理诚挚地说:&
李丹丹
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工地会议室召开新一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在北京建筑、制造、安保、餐饮服务等行业工作的50多名年轻农民工代表与总理进行了交流。温家宝总理诚挚地说:“要关心农民工、爱护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新京报》)
“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温总理充满深情的话语令人倍感温暖。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关爱和尊重。现在,在这一群体中,有不少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转型期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矛盾与困惑,他们更需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予特别的关爱。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民工的各方面待遇都已经得到了改善,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正如他们在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仍然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虽然工作比较稳定,但是要想长期在北京安家立业,仍然面临住房难和孩子上学难等问题。”“虽然公司住房、饮食等生活条件都不错,但是工作强度大,生活单调,因此很羡慕城里人衣着干净、生活悠闲。”实际上,上述现象透露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所面临的市民化和市民化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问题。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社会,是社会不得不正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关爱农民工,需要政府完善制度性关怀。需要从城市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上消除准入性障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所普遍关心的户口、住房、就业、工资、就医、子女就学和养老等问题,政府需要完善制度性规定和政策倾斜,加大改革力度,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切实解决其面临的种种难题,确保农民工在城市中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智力投入,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育知识型农民工,增强他们在城市发展的技能和本领。其次,关爱农民工,需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要加强立法和监管,规范用工环境,各用工企业要尊重农民工的劳动主体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合理报酬,杜绝克扣、拖欠工资现象;同时,注重满足农民工的合理精神需求,通过心理关爱和开展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活动传递企业人文关怀,让他们在城市、在企业真正有归属感。再次,关爱农民工,需要在全社会提升尊重意识和平等观念。劳动光荣。劳动者之间只有分工不同,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正如温总理所说:“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我们的社会财富、高楼大厦都凝聚着你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你们的劳动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城市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更容易融入城市,相对于父辈,他们的劳动诉求更注重受人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追求生活的质量。对于他们而言,体面劳动、生活得更有尊严,不仅仅是物质待遇的提高,更应当包含合理精神诉求的充分满足和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而这些则需要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关怀,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加强监管,需要城市本土人群抛却歧视和偏见,给予他们尊重、理解和关爱。
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到温家宝总理提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应该说,这其中传递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群体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深切关注与殷切关怀。这种关怀,建立在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农民工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这种共享和平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将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而这一美好愿望的最终实现,则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合力而为、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