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全民补碘”是怎么决策出来的

2014-05-11 11:46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信海光 卫生部7月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强调了碘过量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称目前食盐中碘含量偏高,有约5个省处于过量水平

□信海光

 

卫生部7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强调了碘过量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称目前食盐中碘含量偏高,有约5个省处于过量水平,16个省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有下调余地。这是自去年的“碘盐风波”以来,官方首次承认碘过量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承认目前食盐中存在碘含量偏高的事实。

1993年起,我国就开始了全民补碘,以防止居民因缺碘导致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等疾病。但据专业工作者调查发现,全民补碘实施15年后,相关的甲状腺疾病反而有增多的趋势,这跟碘过量摄入可诱发某些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官方对此说法的认可,基本上可以确定,当年的全民补碘是一项有瑕疵的公共政策。

由于时隔久远,当年的全民加碘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已难以考证,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全民补碘政策恐怕难以称得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产物。

全民补碘之前,中国有数亿居民处于缺碘状况下,但同时,也有数亿居民的碘摄入量充足或略高,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全民补碘,一个很直白的问题就是必然有相当数量的居民会过量补碘。这一点普通人都能想到,作为有专业技能的决策机构,想必也不会想不到。如果当时就能秉承科学决策的原则,以试验等方法查证出“碘过量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全民补碘还会不会推出呢?

或许,一些专业人士大致了解碘过量的危害,但他们以为分别补碘难以操作、成本又高,全民补碘之利远大于过量补碘之害,两相权衡,就选择了前者,而牺牲了部分地区居民的利益……这当然只是个假设,但如果决策之时足够民主,能够多倾听高碘地区居民意见的话,这种惰政思维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完全可以杜绝,因为高碘地区居民肯定会强烈反对强制补碘的。

还有加碘盐的暴利问题。据报道,各地垄断经营的盐业公司从生产商手中购买食盐的平均价格为400500/吨,加碘成本只有2050/吨,但加碘后盐业公司的批发价格却为15002000/吨,价差高达4倍。如果推行全民补碘,受利最大的肯定是这些盐业公司,它们有推动全民补碘的经济动机。在决策不民主、不透明的情况下,谁来制衡这些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干扰呢?

所谓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订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评价一项公共政策好坏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它是否在制定过程中坚守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是否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是否可以实现社会的帕累托改进。一项公共政策的好坏往往不以制定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现实中,还有多少决策是几个专家开个会、拍个脑门就快速出炉的呢?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