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被打,追求真相者很受伤
摘要: □李 龙 8月29日下午,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在北京住所附近遇袭。一天后,方舟子召开媒体见面会,披露了被歹徒袭击受伤的细节,称歹徒的目的是置他于死地。他呼吁警方尽快找出真凶。&ldquo
□李 龙
“打假斗士”被打,激起公众愤怒。如果真如方舟子所言,是造假者买凶报复,那造假者未免过于猖狂。与其说铁锤砸在了方舟子的身上,倒不如说是砸在了敢较真者的心上。对一个说真话者、敢于揭露造假者打击报复,挑衅的是社会诚信,丝毫不能宽容。
当然,方舟子被打的真相到底如何,在警方没有查清之前,我们不好妄下结论。但撇开此事不说,方舟子敢于追求真相的精神,不畏恐吓、以说真话而著称的专业素养,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换言之,方舟子的某些具体做法或许可以商榷,但他所揭露的造假事实却是不容商榷的,是客观存在的。
从10年前创办学术打假网站开始,方舟子揭露了多起学术、学历造假事件,而学术界科学精神的失落,让他可以自豪地声称“10年打假几乎无一失手”。从学术打假再到公共领域打假,方舟子从未失手。
方舟子等敢较真儿者的存在,是对造假者的威胁,同时也是一大悲哀。在造假者看来,方舟子是无事找事,是有意断人财路,因而,关于方舟子的是非一直有。“打假斗士”一面忙于打假,一面忙于各种应诉和质疑。方舟子曾经说过:“在科学问题上,不问动机,不问态度,只问事实。”看起来他是这样做的,但可悲的是,一些被他“打”过的造假者,即便在造假事实现形后也不曾受到任何处理;而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也让方舟子承担起了本不该由他承担的打假职责。理想主义者不免心生一问:当社会没有了造假现象,当监管部门和机构都把好了自己的关卡,方舟子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方舟子被打”还反映一个事实——打击报复现象从未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宁愿相信方舟子是因揭露造假而被打击报复的。打击报复的行为之所以屡有发生,与社会对打击报复者的惩罚不力、过于宽容有关。当公民正常举报,乃至说真话都会遭致打击报复时,受到打击的就不仅是个别公民,而是整个社会的诚信。这样的代价实在是过于沉重。
“打假斗士”方舟子一贯以追求事实真相为自己的目标。遗憾的是,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他却不明真相地挨打。方舟子被打,让追求真相者很受伤。希望警方尽快调查清楚真相,让那些敢讲真话者、敢于与造假者“作对”的人别再受伤。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