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10年大修24次”是权力狂欢的阳谋

2014-05-11 11:4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杨海东近日,武汉长江三桥将迎来又一次封闭维修。自该桥建成通车10年来,平均不到一年修2次。据悉,此桥去年大修耗资逾亿元,有关方面自信地说“至少管6年”。可实际上通行不到3个月就又修了一回。

□杨海东

近日,武汉长江三桥将迎来又一次封闭维修。自该桥建成通车10年来,平均不到一年修2次。据悉,此桥去年大修耗资逾亿元,有关方面自信地说“至少管6年”。可实际上通行不到3个月就又修了一回。而数公里外的武汉长江大桥,自1958年建成后才大修过一次。

一个是“50年大修1次”,一个是“10年大修24次”。同样是横跨武汉长江的两座大桥,不但未能演绎出时代进步的华彩乐章,却反倒为我们描摹出一幅令人忍俊不禁的现实讽刺画卷。其实明眼人一望便知,这都是“豆腐渣工程”搞的阴谋,背后无非是“短命建筑”层出不穷语境下,风行于世的一门市政工程“经济学”。

众所周知,当下一些市政工程不但是往主政者脸上贴金的政绩工程,更是直接拉动地方GDP的灵药。动辄逾亿元的维修费用,无疑牵引着上下游的利益链条,我们一些城市道路时不时“开肠破肚“,原因正是在此。可以说,在经济唱主角的当下,建筑物的存亡已然不是一道关乎工程质量的选题,而成了一项关乎经济的课题。

令人颇为不安的是,武汉长江三桥在当地民众眼皮底下如此频繁地大练“修补术”,而相关监管部门10年来权充未见,分明令“豆腐渣工程”背后的阴谋光天化日起来。这一极端的表现,不仅折射出一些市政工程疏离了改善民生的本旨,而且还原了一些市政工程“屡修屡坏”以致“无疾而终”的真相。从一定意义上讲,“10年大修24次”本身就是权力狂欢的一场阳谋。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料定,“10年大修24次”背后必定存在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市政工程沦为政绩、GDP的抓手,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瓜葛的时候,尤其是在缺乏民意监督的时候,也就在所难免为权与利的纠结提供了舞台。

纵观当下,市政“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并非鲜闻,社会影响不可谓不恶劣,但惩戒的板子似乎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我们既没有看到对相关监管部门官员的责罚,更不见分管政府官员的落马。试问,如此宽松的咎责氛围下,市政工程能不“屡修屡坏”以致“短命”吗?但愿此次武汉市政府的介入调查,能扭转咎责不力的局面,给公众一个交代。

责任编辑:guanli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