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安驻村”叫好
摘要: 胡殿文为确保农村稳定,让村民有安全感,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除了将警力下沉外,还创新机制,从去年7月开始,率先推出“保安驻村”的治安制度。按照“一村一保安,三村一民警”的农村社会治
胡殿文
为确保农村稳定,让村民有安全感,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除了将警力下沉外,还创新机制,从去年7月开始,率先推出“保安驻村”的治安制度。按照“一村一保安,三村一民警”的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在全市161个行政村和21个农村社区派驻保安员182名,他们的做法为新农村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阵阵新风。笔者不禁为他们的创新举措叫好。
首先是起到了“补白”作用。按照从前的模式,农村警力主要集中在派出所,而派出所主要集中在乡镇一级的地方。这样,村一级地方就成了盲区,而驻村保安恰好对这个盲区进行了填补。驻村保安除了调解纠纷外,在民警的带领下,还履行保一方平安的职责。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保安驻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基础,推动了统筹城乡警务工作的开展,使治安网络更加完善,农村警务更加前移。其次是起到了“减压阀”作用。近年来,海宁市加快新农村建设,很多村进行合并,几百人的小村一下子变成了成千上万人的大村,安全问题凸显。农村治安的稳定与否,取决于家庭之间、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能不能及时解决。当地人把这些小纠纷、小矛盾比喻成“小鞭炮”。“小鞭炮”控制不好,很容易变成火药桶。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事倍功半,治安案件就解决到了根子上。再次是起到了“集聚效应”。一项制度创新容易,但能否长效、能否发挥其最好效果,关键还要看执行力度。驻村保安势单力薄,且很分散,于是,他们将三个驻村保安就近联合,白天分散在各个村驻点,晚上巡逻则合并在一起,产生了“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宁市创新一项制度,盘活一方治安资源,我们不妨向他们学一学。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