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是啥毁了“京城第一贪”

2014-05-11 11:5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于治国 日前,被媒体称为“京城第一贪”的北京门头沟原副区长闫永喜在北京一中院受审,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涉案金额共计4200余万元。比闫永喜小15岁,扎着马尾、皮肤白皙的毛旭东,也站在

□于治国

 

日前,被媒体称为“京城第一贪”的北京门头沟原副区长闫永喜在北京一中院受审,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涉案金额共计4200余万元。比闫永喜小15岁,扎着马尾、皮肤白皙的毛旭东,也站在被告人席上。她是闫永喜的情人。闫永喜涉案的4200余万元中,3600余万元与这名情人有关。(113日《新京报》)

1983年冯村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瓦工,到1997年的村委会主任,再到镇书记、副区长、区委常委,再到法庭上的被告,28年间角色的转变、人生的进退,出现这么大的变故,到底是啥毁了闫永喜?

庭审中闫永喜一再声称当官就是想为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一份20105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冯村不仅流动资产为零,还有各项负债逾8亿元。这无疑击中了闫永喜的软肋。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当官,当官到底又是为了什么,这个本应非常单一的话题至此变得非常沉重,以至于把一个小瓦工变成了“京城第一贪”,而且,远不只是闫永喜一人,他之前有很多很多,他之后,也许仍然难以绝迹,难道,这正是权钱色这一魔咒的永恒魅力?

是的,自古以来就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说,可见古代的廉官就已经初步具有了基本正确的政绩观,尽管摆脱不了封建的色彩,但就其为民而言,比起现在的贪官,在人生境界上就已经高出了许多。

1983年闫永喜身为冯村瓦工,承包了村里的饭店后,经过十余年经营成为百万元户,应该说是党的政策给了他发财致富的机会,自己富了想回报社会,本也无可厚非,当了村委主任,自然有了为群众、为集体奉献的机会。如果按照这个简单的逻辑想下去,走下去,或许会造就一个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村委主任、一个党的好干部。可是在现实的利益纠结中,在权钱色的诱惑下,闫永喜的思想防线并非牢不可破、人生底线并非难以突破,于是,口口声声“想为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闫永喜最终还是未能避免被权钱色拉下马的可悲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那么多的大官小官被击中要害,滚鞍落马,丢掉了官帽、公职甚至走进铁窗,在监狱里继续忏悔,这一切绝不只是为了树立反面典型。相反,他们无一不是资本高额利润的牺牲品,无一不是党性不强、人生底线不固、思想防线不强的必然结果。进一步说,这是他们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出现了问题,发生了扭曲,偏离了应有的航线,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方向、工作目标、人生追求出现了问题,最终坠入万劫不复的轮回。

临近年关,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纷纷下发文件,要求厉行节约,严禁请客送礼,严禁跑官要官,坚决杜绝任何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可谓警钟不断。而“京城第一贪”的出现,更是给我们的警示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反面典型。我想,这种活生生的案例以后最好不再出现,但愿这是最后一个案例,或者说是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绝版,这不只是哪一个人的希望,更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和真诚期待。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