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一种生活的大智慧
摘要: 周繁真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处世的哲学,是能提升幸福指数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底线,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节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感恩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
周繁真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处世的哲学,是能提升幸福指数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底线,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节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感恩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人们耳熟能详。可以说,感恩文化是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卢梭曾说过:“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感恩,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以一种宽宏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人生。感恩是用道德的甘露滋润心灵,能让我们宽容待人、内心淡定,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拥有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的美好、平凡的美丽,就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就会对他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满怀热情,对社会予以回报。感恩是一种“投资”,是播种善因,是对善良付出的尊重和褒奖。感恩者主观上不图回报,但客观上会有回报,因为事物都是辩证的。正如常言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能快乐自己。然而,在当今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感恩正被一些浮躁的现代人所遗忘。感恩意识的缺失使他们对人不感激、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努力,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造成心理扭曲和人格障碍,在工作和生活中知恩不报,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走进生活的死胡同。如果在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怨恨与不满,就会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时你内心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如果不懂得感恩,无论社会为我们提供的环境多优越,也不会有真正的满足和快乐。因感恩而惜福,因感恩而快乐,生活会充满阳光。
感恩是一种追求成功的生活方式。马克思曾说:“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愫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就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感恩能给人以责任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提升成长力量,让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凡是在事业上越来越成功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的人,都是这样去做的:感恩他人、社会和自然。可以说,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成大器。
弘扬感恩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需要人自身的和谐。感恩文化就是解决“心灵的环保”问题,即内心和谐的问题。具有感恩之心,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谐的种子,它让人心向善,在潜移默化中化解着矛盾和冲突。许多用金钱、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用感恩的心就可以迎刃而解。人与人相互感恩,矛盾会越走越远,心灵会越来越近,社会将更加和谐。人对自然常怀感恩,自然就会回报人类碧水蓝天。
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怜的,和谐会离他而去,因为他失去了提升自己灵魂质量的宝贵资源;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叹的,因为他拆除了通向更高顶点的阶梯;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孤独的,因为他割断了给生命以温情和友爱的纽带;不懂得感恩人是无知的,因为他关闭了生活给我们输送幸福的管道。感恩出良知,感恩出智慧,感恩出力量,感恩出幸福、感恩出和谐,愿每个人都能拥有感恩之心,愿这个世界充满温馨。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