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天中姓氏 天中姓氏

袁氏望族根在汝南

2014-12-10 16:43 来源:驻马店市情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袁氏是中国姓氏中的大姓之一,全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33位,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汝南则是袁氏望族的发祥地。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袁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

  袁氏是中国姓氏中的大姓之一,全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33位,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汝南则是袁氏望族的发祥地。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袁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都出现了很多英杰人物,他们为汝南乃至中华民族增了辉,添了彩。研究袁氏历史,追朔袁氏脉络,联系袁氏今人,对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袁氏起源及汝南袁氏郡望的形成
    1、起源于黄帝,虞舜之嫡孙。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主要活动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他有子昌意,昌意子高阳。黄帝死后,高阳继承帝位,是为颛顼(音zhuānxū)。颛顼的儿子穷蝉没能继承帝位,家道中落。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gǔ)叟,他们都是普通百姓。       
    瞽叟子有虞氏舜,名叫重华,多才多艺,并且很孝顺。舜的母亲早卒,父亲瞽叟续弦后,生子象。父亲偏爱后妻之子象,继母也很讨厌舜。象在父母的宠爱下,变得狂傲骄纵。他们都虐待舜,甚至想置他于死地。而舜在逆境下变得非常机智,每逢大难临头时,都能巧于应对,逢凶化吉。舜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不但没有怨恨父母兄弟,反而很孝敬父母,对兄弟也很友善,且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因此20岁时,就有孝顺之美名。
    大概在舜30岁的时候,主持中原部落的领袖帝尧,已在位70年,年事已高,就向四方诸侯寻求让贤。四方诸侯都觉得他们德行不高,难担重任,均予以推辞。尧就让他们推荐贤人,他们就把舜推荐给尧。尧对舜进行了长达20年的考验,认为舜德才兼备,可胜任帝位,于是就令他代行政事。8年后尧去世,舜为尧守丧3年,61岁正式登上帝位。在位39年,到南方巡狩时,卒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广西、广东交界处),葬于长江之南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
    舜的儿子商均不贤,舜没有传位于他,立禹为继承人。禹登帝位后,封商均为诸侯于虞(音yú,方国,在今河南省虞城县北)。由于舜曾经在妫水边居住(妫,音guī,水名,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其子孙便以地名为氏,形成妫姓。总结这段的传承关系是:
    黄帝——昌意——高阳(颛顼)——穷      蝉——敬康
——句望——桥牛——瞽      叟——重华(舜帝)——商均。
    2、受封于陈国,得姓于涛涂。夏朝时,夏王曾封舜的后裔虞思、虞遂官爵,到商朝时,已湮没无闻。虞遂的后代投奔周部族,任陶正(负责陶器的烧制)。《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关于“昔虞阏父为周陶正”,即是这段情况的记载。虞阙父生子名满,即妫满。周朝建立,周武王封妫满到陈部落故地,建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让他承袭帝舜的祭祀、香火,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就是陈国的开国始祖,史称陈胡公。
    《古今姓氏书说辩证》云:“袁,出自妫满。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靖伯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从齐桓公盟会,赐邑阳夏(今河南太康),以祖父字为爰氏,爰、辕一也。辕涛涂为天下辕姓始祖。涛涂字仲,谥宣,谓之辕宣仲,生选,选生子突,突生子侨,侨生子克,克生子雅,雅生颇,为司徒、奔郑。秦末,裔孙告避难于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
    《百家姓书库》记述:鲁喜公四年,陈宣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诸侯霸主齐桓公为独霸中原,率鲁、卫、宋、郑、陈、曹、许等诸侯国联军击败蔡国军队后,进兵讨伐楚国,楚国在严加防范的同时,派使臣屈完到联军帐中与齐桓公当面理论。齐桓公被驳得理屈词穷,又见楚兵防守严密,无隙可乘,便与楚国订立盟约。诸侯联军罢兵回国,将经过陈国和郑国边境,辕涛涂怕齐军过境会给陈国增加物资供应方面的负担,就与郑国的领兵将领申候商量,最好让齐军绕过陈、郑边境,从东夷部落穿过,申候当面答应了辕涛涂。为了取悦齐桓公,申候背后又把辕涛涂给出卖了。申候提醒齐桓公说:辕涛涂的计策不可行,经过几番征战,大军已经很疲惫了,如果兵出东道,一旦遭遇敌人进攻,恐怕要受损失,不如从陈、郑两国边境经过保险。我们郑国愿意供应粮草,保证大军平安归国。齐桓公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为了嘉奖申候,就把齐国以前侵占郑国的虎牢之地归还于郑国。他认为辕涛涂不忠于霸主,就把辕涛涂抓了起来,押送齐国。第二年,齐国又指使鲁国的叔孙戴伯率诸侯军队讨伐陈国,陈宣公被迫屈服请罪并订立了和约,齐国才把辕涛涂放回来。
    《中华袁氏专刊》又载:辕涛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受此磨难,使陈宣公深受感动,亲率群臣迎接辕涛涂,并欲加封晋爵,涛涂坚持不受。陈宣公只好赐他许多财物,准其返乡(今河南太康县清集乡扶乐城袁乡),并风趣地说:辕大夫不做官了,也就没官车可乘了,那就“辕”字去“车”,赐你姓“袁”好了,于是辕涛涂从此丢“车”姓“袁”,回归袁乡,其后世子孙皆为陈国上卿。
    另据《辕涛涂世系考》上篇记述:在古义中,辕、袁、榬、爰、湲、援六字同音通用,之后便有了辕氏、爰氏、榬氏、袁氏等。繁衍到后来,便都以“袁”为姓了。
    3、汝南郡望,始于袁安。
    据《后汉书》、《中华袁氏族谱》、《中华百家姓源流》等史料记载:袁氏早期主要是以其发源地陈郡为中心,在河南发展繁衍,尤其是汝南袁氏最为兴旺。涛涂的七世孙颇,《左传》称之为辕颇,曾任陈国司徒。颇的九世孙生,在汉王刘邦手下担任谋士。生之曾孙幹,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幹的五世孙袁良,汉平帝时(1—5年)举明经,任太子舍人,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东汉光武帝时任成武令,其子袁昌居洛阳,生子袁安。袁安入仕后历官太仆、
司空、司徒,食邑于汝南,其子孙兴旺发达,形成望族。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载:豫州汝南郡七姓有袁氏;《太平寰宇记》谓:豫州汝南郡九姓有袁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云:豫州汝南郡二十六姓有袁氏,等等。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向外发展,发端于袁安的汝南袁氏始终是中国袁氏中最为兴旺的一支。因此我们说天下袁氏望族,根在汝南。袁安就是汝南袁氏郡望的始祖。
    二、汝南袁氏东汉显赫,四世五公
    据《重修汝南县志》、《百家姓书库•袁姓》及有关资料载,自袁安起,其后的近200年时间里,汝南袁氏家族人才辈出,显盛于世,“四世五公”,“于东汉一代相终始”。
    袁安:司空、司徒。
    袁敞:司空。
    袁汤:司徒、太尉。
    袁逢:司空
    袁隗:太傅(位列三公)
    袁安(?一92年),字邵公,太子舍人袁良之孙,袁昌之子。据《后汉书》载:袁安幼承家学,为人深沉稳重。为乡里人所敬重。自幼好读,常傲霜斗雪,故被称之为“卧雪先生”。举孝廉,出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
    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楚王刘英与太子刘庄关系很好,刘庄当了皇帝(汉明帝)以后,多次给刘英赏赐钱财。刘英好行侠仗义,结交四海宾朋,后又好黄老之学,对佛教尤其喜爱。永平十三年(70年),有官上表,揭发楚王刘英与为非作歹之徒相勾结,并与方士(佛教徒)造作符瑞(用诡秘的隐语预言神的启示),有不臣之意。又擅自设置官职,实属大逆不道,请加刑诛。汉明帝闻奏大怒,废楚王刘英,削楚国为楚郡,并命刘英迁出楚地。刘英不久便自杀而亡。汉明帝为了杀鸡给猴看,捕杀涉案者千余人,株连入狱者数千人。后袁安出任楚郡太守,负责继续审理此案。他办事公允公正,据理奏请汉明帝恩准,为蒙冤者平反昭雪,一次释放无故被牵连者400多家,深受汉明帝及世人赞服,因功升河南尹。汉章帝建初八年(83年),转任太仆,元和三年(86年)升任司空(西汉未年将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主管监察、司法等),位列三公。章和元年(87年),升任司徒(宰相),位列三公之首。
    汉章帝英年早逝,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这就是汉和帝,由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兄窦宪执掌政权,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这时的袁安虽居宰相之职,而无实权。但他不愿违背朝廷,每遇事关国家之大事,他必上书直言谏争。窦宪为猎取功名,决意要出兵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与汉战火已掩息多年,现在提出北击匈奴,出师无表,无疑是挑起事端,给国家与百姓带来战乱之苦。遂联络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朝堂进谏。可窦宪不听,执意出击匈奴,其结果致使匈奴单于叛汉,掳掠沿边诸郡,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窦氏专权,横行不法。窦宪的弟弟卫尉窦笃,执金吾窦景擅自下令沿边诸郡,征调善于骑马射箭的勇士到窦府服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以图不规。对于这种不法行为,朝臣们惮于窦氏淫威,无人敢于揭发。惟独袁安上表弹劾窦氏兄弟。同时,袁安与任隗还上奏各地方大员与窦氏结党营私行为,因此有40多名不法官吏被正法。生于乱世,袁安虽官居高位,忧国忧民,但都于世无补。永元四年(92年)春,袁安抑郁而逝,朝廷上下,十分痛惜。
    三、汝南袁氏向外迁徙发展的情况
    汝南袁氏自东汉末年至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沉寂了大约四百年时间。其间,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分别向外迁徙,形成了河北东光、江西宜春、广东、湖北黄(红)安、河南正阳、项城等诸多望族,特别是唐代,还出了个宰相袁恕己,明朝出了个民族英雄袁崇焕,清末明初出了大个人物袁世凯。
    1、迁往河北东光。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年(205年)十二月,曹操杀袁绍长子袁谭及妻子,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大败袁绍二子袁熙、袁尚,后二人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度,被公孙度所杀,袁熙后裔徙居河北东光,至唐代,这支袁氏出了 宰相袁恕己和吏部尚书袁高。
    2、迁往安徽砀山。袁恕已后裔有一支后来迁居宋州下邑(治所在今安徽砀山东北)。有一个叫袁敬初的,任后梁太府卿、驸马都尉,娶梁太祖妹妹万安公主为妻。袁敬初之子袁象先,由于是梁太祖的外甥的缘故,很早即历显位,担任左龙武将军(统帅皇帝卫队)、在京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虽无尺寸之功,但善于搜刮钱财和投机钻营。在五代时期那种纷乱动荡的环境中,袁象先善谋自保。他以梁皇室的外甥、重臣,在朝代更替之际,不但免遭杀身之祸,而且宠遇不衰,他的钻营术确实值得人们玩味。
    袁象先生前攒下的钱财有几千万缗(用于串钱的绳子,每串一千文:三百缗)。邸舍4000余间。袁象先子嗣很多,但他死时把财产全部交给了长子袁正辞,其它子嗣分文未得。袁正辞因父亲的缘故,任飞龙副使。后唐时,袁正辞献钱5万缗,谋得个领衢州刺使职。后唐灭,后晋立,袁正辞又献钱5万缗,想谋个正儿八经的刺使当当。后晋高祖石敬瑭就拜他为雄州刺使。雄州在今甘肃境内,当时已被吐蕃政权占据,根本无法赴任。花了那么多的钱,又没有得到想要的官职,袁正辞既心疼,又感到一种被捉弄的耻辱,一气之下便悬梁自尽,幸亏家里人发现得早,经救护才保得他一条性命。后晋出帝时,他又献钱3万缗,银子万余两谋得一个官位。当后晋出帝正准备授予他内地郡守之职时,他却得病死去。袁象先另有一子袁义,曾在后周横海(治所在河北沧浪县贡南)任节度使。
    3、迁往江西宜春。袁安次子袁京,生于公元64年,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太守。公元117年,因其弟袁敞之难,弃官不仕,54岁来到江西宜春,隐居在城北五里山麓,建书院,侍经讲学,着书立说。世人仰其节行,遂以其姓名命很多地方,如袁州、袁山、大袁山、小袁山、袁河、袁州焦楼、袁州大桥、袁山大道、袁山公园、高土路等等,名气很大。这支袁姓发展很快,目前,在这里袁氏居住的村庄众多、人口密集,小则上千人,大则上万人。
    4、迁往湖北红安。据《中华袁氏专刊》和正阳县《袁氏家谱》记述:元末明初,袁安的第44代孙、豫章(今南昌)参赞袁普化隐居不仕,自袁州府宜春县迁自湖北红安县袁英河湾。袁普化有四子:袁英、袁胜、袁宗、袁满,分居于本县七里、永河、高桥、中和四地,后历经七百年的繁衍,又徙自麻城、黄陂、武昌、孝感、大悟(礼山)、六安、新县、光山、罗山、汝南、平舆、正阳、项城、许昌、西华、商水、溧阳、常州、洪洞、陕西等地,分衍出228个支系,十万余人。
    5、迁往广东。据《驻马店文史资料》第四期及《中华袁氏专刊》第二期等相关资料记载:汝南袁安第34代孙袁谦益,号悦塘,居赣州府信丰县龙川竹园子,北宋年间进土,初任福建建宁正堂,后升任汀州知府等。北宋淳化四年(993年)隐居温塘,为袁氏入粤始祖。悦塘公有四子:聪芝、喜芝、左芝、右芝。聪芝四世孙袁志君(袁安38世孙),字泽民,官福建建宁正堂,升惠州知府,后又升广东通政使。袁志君为官清正廉明,深受广大人民的尊敬的爱戴,辞官后定居广东。
    据相关史料记载:袁志君有一五世孙清隐,号白眉公。白眉公生有18个儿子:谷旦、谷升、谷顺、谷良、谷政、谷财、谷宝、谷昌、谷德、谷存、谷清、谷明、谷征、谷敏、谷有、谷梅、谷松、谷启。这18个儿子,经过迁徙发展,形成众多望族。这支袁氏后裔多分布于广州、深圳、东莞、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如台湾袁汝南堂、香港袁汝南堂、泰国袁汝南堂等等,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明朝末年,抗清名将袁宗焕就是出自东莞的汝南袁氏后裔。
    6、迁往项城。《百家姓书库•袁姓》载:“元末明初,中原地区战争频仍,人口锐减。明洪武年间开始,进行了长时期的移民运动。其间,除从山西迁民补充中州以外,还从南方移民至此。……,袁姓集中的江西,有几支于此时北还祖居地。”河南项城袁氏家族就是在移民运动中“北还祖居”的其中一支。
    据《项城袁氏家谱》载:(项城)袁姓原定居江西宜春,为躲避战乱,迁至湖北黄安(红安),明洪武年间迁居河南汝南,最后定居河南项城。
    另据《驻马店文史资料》第四辑载袁晓州先生《海内外袁姓到汝南寻根谒祖概述》一文记述:平舆县(原属汝南,1951年与汝南县分治)后刘乡新集村委南,西孔坟村和东孔坟村之间有一个大土冢,即袁家冢。是平舆县文物保护遗址。据上了年纪的人讲,这里是袁姓的祖根墓地。袁晓洲先生讲:“自己小时候听老人讲,清末袁世凯在任山东巡抚时回项城葬母,路过汝南下轿步行到这里祭祖。”
    《百家姓书库》记述: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
    以上史料说明,河南省项城袁家也是汝南袁氏后裔。近代,这个家族中出了不少历史人物,其中以袁世凯最为突出。
    7、迁往正阳。正阳袁氏的堂联是:“安绍道德高天下,普彬富贵继世长。由此可以看出,正阳袁氏也是袁安的后裔。”正阳袁分为两支,都是江西宜春袁氏后裔。正阳县袁氏与红安袁氏、项城袁氏以宗亲相连,同宗同谱。这支袁氏在袁世凯的荫护下,出了个陆军中将袁乃宽和国民党少将袁家驹。当时在正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家有千顷田,不知改姓袁。”可见当时正阳袁氏家族势力之大、声望之高。
    四、汝南袁氏祖根墓地“袁家冢”考
    《汝宁府志》卷十二载:袁安墓地府城东三十余里。《重修汝阳县志》载:司徒袁安墓在府城东三十五里。《古今地名释要》载:袁安墓,平舆县西北后刘乡东孔坟村西。《平舆县志》载:袁家冢位于后刘乡东,东汉墓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墓冢占地400平方米,冢高4.7米。墓冢共三座,南北向排列.现只有南冢完好,北冢出土有汉代文物。
    《后汉书》记述:当初,袁安的父亲袁昌病逝以后,袁安的母亲就让他去寻找墓地。在路上遇见三个书生,他们见袁安领一班子人在野外找什么东西似的,就问袁安是干仟么? 袁安就把为其父访求墓地的事说了。那书生听罢,便指着眼前的一块地方说:“葬此地,当世为上公”。说罢,这几个书生就不见了。袁安感到很神奇,就把他父亲埋葬在书生所指的地方,所以累世兴隆,“四世五公”。后来,袁安死后,其后人也将袁安葬于其父墓穴之下。
    据《百家姓书库•袁姓》记述:袁家冢共有大古墓三座,南北方向排列,占地60余亩(相传原还有其它袁姓墓群,均已毁)。中墓被侵华日军盗掘而毁,北墓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现仅存南墓完好。此墓l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从北墓中出土了大批铜器、陶器等实物,其中以连盏烛灯、高灯、玄武俑鎏金器件和一把镶金背汉刀工艺最精。“连盏烛灯”有海潮文饰的台盘,跪俑持珊瑚形的盘柱。“玄武俑”为一个铜俑持物站在伸头甩尾爬行的乌龟背上,乌龟和铜俑一动一静相结合,是别具一格的“四神”造型。特别是镶金背汉刀,刀背镶金足有3毫米厚,阴刻铭文,足以证明墓主的显贵身份。从出土器物和墓室造型看,为东汉多室墓,显然这就是汝南袁氏的祖根墓地。   
     五、海内外袁氏到汝南寻根拜祖的情况
    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汝南袁氏虽已迁徙分布在海内外许多地方,但仍有大量袁氏后裔还繁衍生息在汝南这块土地上。据调查,现在汝南的各个乡镇都有袁氏居住,其中居住袁氏较多的乡镇有汝宁镇、三门闸、三里店、王岗、和孝、板店、留盆、水屯(已划归驿城区辖)、韩庄等,总共有2万多人。居住较集中的有10个村,以袁字命名的村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袁楼、袁岗儿、袁王庄等。
    1998年以来,移居在海内外的汝南袁氏,曾多次组团或派员到汝南来寻根谒祖:
    1998年10月20日,香港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雄昆先生(广东东莞人)、副理事长袁兆英先生(广东中山人)、常务理事袁永安先生(广东潮州人)等一行来到河南省侨联,联系到汝南寻根谒祖的有关事宜。时任河南省侨联秘书长林坚、时任驻马店地区侨联副主席袁晓洲等领导接待了他们。按照袁氏寻根谒祖有关要求,驻马店地委统战部、侨联,汝南县委统战部,汝南县侨联就如何迎接袁氏来汝寻根谒祖进行了认真的准备。
    1999年4月25日至26日,以台湾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治农先生、泰国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经伦先生、副理事长袁愈荣先生为主的一行53人,莅临汝南寻根谒祖,驻马店地委、行署,汝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袁氏一行在汝期间,参观了南海禅寺、天中山、悟颖塔、宿鸭湖游览区和经济开发区,与十多个袁姓村落负责人见面并互赠礼品,观看了文艺晚会,走访了水屯乡袁庄、袁老庄等袁姓村落。在与袁姓人的交谈中,袁治农先生讲:袁姓就象一棵大树,发个芽长个枝,有大枝有小枝,虽说每枝家谱派辈不一样,但都是大树上的枝芽,大家只讲一个根,袁姓这棵树的根就在汝南。由于天气一直下雨,他们未能如愿能到袁家冢祭拜先祖,深感遗憾。
    2000年10月,由香港袁汝南堂宗亲总会理事长袁雄昆先生介绍,广东东莞市茶山镇袁振明、袁锐明二人到汝南寻根。在汝期间,他们游览了天中山、南海禅寺,并到袁家冢祭拜祖宗。他们二人是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从外地到袁家冢祭祖的袁姓人家。 
    2004年重阳节期间,汝南县举办了“九•九重阳梁祝文艺节暨邮票首发式”。袁雄昆先生应汝南的邀请,联络组织了香港袁氏知名人士11人,广州市、深圳市宝安区、东莞市常平、石碣、中堂、茶山、麻涌、石龙镇等袁姓57人,先后分6批于10月21日汇集汝南寻根谒祖。在汝期间,他们参加了汝南“九•九重阳梁祝文艺节”暨邮票首发式,受到了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汝南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游览了天中山、南海禅寺、悟颖塔、宿鸭湖游览区、经济开发区,谈了在汝南投资意项,祭拜了袁家冢,到汝南县板店乡的袁姓村落走访了袁姓人家,赠送礼品300份,还向小学的贫困生赠了礼金。
    袁氏后裔多次到汝南寻根祭祖及彼此间的书信往来,园了汝南袁氏的寻根梦,增强了他们与祖籍人民的深情厚谊。这正如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袁姓宗祠坊长袁惠林在《河南祭祖》诗中写到的那样:
   

重阳扫墓列宗亲,千里迢迢扑俗尘。
祖辈功名鸣汉宇,蛮孙顿首伫墓窀。
先贤北国开基业,后裔南迁拓族垠。
幸得今朝来祭拜,乃知吾属汝南人。

作者:刘炳松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市情)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