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科技推广

一个农民的“走转改”

2015-02-02 08:5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苏兆德 刘先莉从传统的收了麦子种玉米一年两熟,到现在的麦子、棉花、萝卜、玉米套种一年四熟,产量翻番;从露天种植到温棚种植,从收获后直接出售到进

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苏兆德 刘先莉

从传统的收了麦子种玉米一年两熟,到现在的麦子、棉花、萝卜、玉米套种一年四熟,产量翻番;从露天种植到温棚种植,从收获后直接出售到进行深加工、贴上标签后再出售,亩经济效益翻番;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到搬着电脑进农田学习先进技术,“土农民”种出“专家田”……

这些都是平舆县十字路乡农民李新民的“致富密码”。5年前,他率先在村里尝试土地流转,土地种植面积由最初的9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年实现利润50余万元。李新民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的种地“三字经”:走、转、改。

“转”出来的新希望

今年46岁的李新民,大专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打过工、种过地。2010年,国家出台了系列关于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政策,李新民从中看到了土地蕴藏的新希望。

十字路乡是一个劳务输出大乡,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万余人,农村劳动力出现缺乏现象。看到一些土地由于得不到妥善经营而减产,李新民觉得很可惜,他决定弃教从耕,从土坷垃里刨出“财富”。

经过协商,李新民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90亩地。看着连片的90亩土地,李新民暗暗在心里攒足了劲,他要在这里描绘自己的绿色蓝图,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走”出来的新思路

“我要向土地要效益。”李新民说。他认为,唯一的捷径就是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李新民先后到山东寿光、郑州中牟、汝南等地,学习大型特色农业种植经验。他还和省农科院农业专家取得联系,请他们前来指导,解决种植中的疑难问题。

经过学习,李新民改变了祖祖辈辈“麦茬种豆,豆茬种麦”的种植方式,实行套种技术,采取麦套棉间作种植,收了麦子的空档种萝卜,这样就将一年两熟变成了一年三熟。第一年,李新民就获得麦子、棉花、萝卜“三丰收”,亩均实现收入3000多元。

为进一步开拓视野,李新民又有了新想法,他要把网络搬进田间地头,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走向全国学技术。2013年,他投资20多万元在地头建起了简易仓房和住房,安装了电脑、监控设备,并报名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远程教育课程《农合论坛》。在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精心管理下,近两年,李新民都获得了好收成,西瓜亩产达到4000公斤,红薯亩产3000公斤。

“改”出来的新天地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李新民从种植和销售环节上下功夫,“改”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3年,李新民流转的土地400余亩。规模已经形成,他就开始考虑改变种植模式。他建起了10余座日光温棚和100多个小拱棚,种植早春西瓜,并在西瓜间套种红薯。由于与市场打了一个时间差,他的西瓜和红薯都卖出了好价钱。

为让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李新民为自己的西瓜注册了商标“李芳庄”。贴上标签的西瓜,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畅销省内外。为进一步挖掘红薯的内在价值,李新民还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他把种植出来的红薯打成粉面,再加工成粉条,并注册商标,以每公斤20元以上的价格远销驻马店、郑州、安徽、北京等地。仅西瓜和红薯这两项,他每年可创利润30余万元。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