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机制揭开

2016-03-18 10:10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机制揭开英国利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日前首次观察到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如何附着于细胞并传播病毒感染。这项发表在《应用化学》杂志

原标题: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机制揭开

英国利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日前首次观察到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如何附着于细胞并传播病毒感染。这项发表在《应用化学》杂志上的最新成果有望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方法:阻断病毒与细胞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消灭病原体。

据利兹大学官网报道,研究论文主要作者、阿斯特伯里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的袁国(音译)博士说,到目前为止,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是如何附着于细胞的,对化学家们来说还是一个“黑匣子”,虽然科学家知道病毒在和健康细胞互动,但它们通过何种方式绑定在一起仍然是个谜。

为此,研究人员用被称为“量子点”的纳米级晶体(大小约百万分之一毫米),模仿病毒的形状,作为病毒的“替身”进行实验。量子点是荧光晶体,其发出的光的颜色取决于晶体的大小,这种属性让量子点被应用于新一代电视机制造,或者作为先进荧光探针用于生物分子和细胞成像。

为了让量子点能够绑定细胞,必须先为它们裹上“糖衣”。论文共同作者、阿斯特伯里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的布鲁斯·特恩布尔博士说,人体所有的细胞都穿着“糖衣”,它们通过绑定这些糖分的蛋白质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病毒也通过蛋白质和糖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附着到健康细胞的表面,他们希望弄清楚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个绑定过程。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与细胞表面糖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DC-SIGN和DC-SIGNR,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表面糖分绑定,导致病毒传播,而在此前,这两种蛋白质像拥有不同个性的双胞胎一样,几乎难以区分。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最终开发出一系列旨在针对特定病毒绑定的抑制剂。(记者 陈丹)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