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迎“周岁” 南北冷热迥异
摘要: 香港基金完胜内地基金 进入7月,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迎来“周岁”。在一年的时间里,两地基金互认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但“南下”、“北上
香港基金完胜内地基金
进入7月,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迎来“周岁”。在一年的时间里,两地基金互认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但“南下”、“北上”冷热迥异。“南下”的基金数量虽多,可“北上”基金的销售额是“南下”基金的约36倍。
去年7月,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正式开闸,由此拉开了基金互认的大幕。时至今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满“周岁”,据公开信息,截至6月底,两地合计获批发售的基金产品总数已经达到43只。
其中,“北上”的香港基金数量要明显少于“南下”的内地基金数量。据统计,43只互认基金中,内地南下至香港销售的基金有37只,香港北上至内地销售的基金有6只。
不过,虽然数量有限,但受海外投资持续升温影响,“北上”基金的销售热度远非“南下”基金可比。
根据国家外管局发布的香港、内地基金发行销量资金汇出汇入最新情况表,截至5月底,“北上”基金累计汇出金额达到22.15亿元人民币,累计汇入金额1.43亿元人民币,净汇出20.72亿元人民币,较4月的13.64亿元增长了52%。
“南下”基金热度望回升
而“南下”基金在港销售情况则略显暗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内地基金在香港发行销量累计汇出金额达到593万元人民币,累计汇入金额6181.23元人民币,累计净汇入金额达到5588.23万元人民币,较4月的5478.8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不足2%。
“近期美元升值,人民币又开始出现贬值迹象,而目前QDII基金等产品额度收紧,互认基金投资海外的渠道优势凸显出来。”对于基金“南下”、“北上”的“温差”,摩根资产管理(香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在港资产管理公司正积极准备“北上”基金,也有不少在港的海外基金公司希望监管层能放开更多限制条件。
海外接受内地机构需要时间
而内地基金公司也并未放弃“南下”。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受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影响,海外资金持观望态度较多。但近期A股市场已经出现企稳,南下产品的销售情况预计也将出现上升。
据悉,近期,包括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均分别准备在销售其南方优选价值混合基金和博时信用债基金等,以把握香港市场机遇。
“目前阶段海外对内地机构的接受还需要时间,但这并不能阻挡南方基金布局这一市场,因为凡事总是要迈出第一步”,南方基金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固定收益)李海鹏指出,“积极布局,一方面是等待市场机会,不断提升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是借着产品在香港挂牌的机会,通过举行产品推介会、公司品牌推介会等把南方基金的品牌推向海外”。 (记者 吴倩)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