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互认销售“半年考”放榜 北上基金遥遥领先
摘要: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今年前6个月基金互认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北上”的香港基金销售总额达到30.06亿元,扣除赎回后的净销售额也达到了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今年前6个月基金互认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北上”的香港基金销售总额达到30.06亿元,扣除赎回后的净销售额也达到了约27.7亿元,然而同期“南下”的内地基金销售总额仅不足7000万元,扣除赎回后的净销售额仅6005万元,两地基金销售的热度进一步拉大。
尽管“南下”基金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但是这并不妨碍内地基金公司大力布局基金互认。从基金数量上看,“南下”基金的数量明显多于“北上”基金的数量。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在46只互认基金中,“南下”至香港销售的基金数量共40只,“北上”至内地销售的基金仅6只。
“北上”基金受热捧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造成两地基金销售冷热迥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近年来内地投资者的多元资产配置需求陡增,单一市场的股、债投资已经无法达到分摊风险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视线已不仅仅局限于A股市场。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原先内地的基金公司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做投资和销售,但是在基金互认开闸之后,内地投资者获得了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香港市场的基金可投资范围更广,可使用的金融工具更丰富,对于旨在获取绝对收益的投资者而言,无疑具有上佳的配置价值。
其次,上述人士同时指出,内地的基金公司最早成立于1998年,多数基金公司仅成立了10多年,与香港市场中的“百年老店”相比,无论是品牌辨识度还是历史业绩,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下”基金有望升温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南下”基金的销售并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妨碍内地基金公司大力布局基金互认业务。
香港证监会网站显示,自2015年7月1日基金互认开闸以来,2015年下半年共计有13只内地基金获批,截至目前,2016年已有27只内地基金获批,仅在7月,就有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农银汇理消费主题和农银汇理行业成长三只基金获批,节奏明显加快。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公司布局基金互认并不急于从这方面盈利,目前一方面是等待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借产品在香港挂牌后,举行后续的产品推介会、公司品牌推介会等,使得客户对产品和公司品牌的接受度逐步提升,并以此为抓手,将公司品牌推至全球,“这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将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如今海外资金也在积极寻求中国内地的投资机会。“对于不少实行负利率的国家而言,中国内地的债券市场对于他们而言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但是由于他们对于中国内地市场的熟悉度受到限制,基金互认有望成为促成合作的第一步。”
据悉,除了基金互认外,目前不少基金公司也正计划将QDII、QFII、RQFII等业务作为下一步业务发展的重点来进行推进。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