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法治 综合新闻

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2016-08-16 09:1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胡殿文 王姝媛日前,新华社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海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因为德法并举而取得明显成效。大整治从今年3月下旬开展以来已

胡殿文 王姝媛

日前,新华社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海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因为德法并举而取得明显成效。大整治从今年3月下旬开展以来已逾百日,城市交通秩序和守法氛围有了明显改善。笔者看到,停车线还是同一条停车线,但非机动车都齐刷刷地停在了停车线之后,路上的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了,路边的违章停车给治理好了,非机动车违法载人的现象基本绝迹。群众对几个月的大整治行动成效表示满意。出租车司机张国青说:“每次看到这个情况,我就在想,大整治总算把这个规矩立起来了。” 浦东交警颜立进说:“我们既要管闯红灯、实线变道这样的‘大违法’,也要管住鸣喇叭、占网格线这样的‘小违法’。只有防微杜渐、一视同仁,才能改变少数人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才能把法律的尊严立起来,立在每个人的心里。”

诚哉斯言!规矩立起来,效果立竿见影。国人常用规矩这个词延伸起来,笔者想到了规则和游戏规则。所谓规则,就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些通则。它说“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今,大家形成的共识是,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是公共生活秩序的保障,也是维系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法律往往是多种规则的混合——其中既有技术规则,也有游戏规则,更有道德规则。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天天会遇到许多规则。比如,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就是行为规范——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进入建筑工地必须戴安全帽和红灯停,绿灯行。违背了,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危及生命。每年夏天都是青少年溺水死亡事故的高发时期,溺亡成了一个黑色的字眼,这就要求学校、家长、社会公众高度重视游泳安全教育。比如,不要到无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轻易下水救落水同伴。

同时,一些程序性的规则也可视为游戏规则。凡是参与这一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循,否则就会被视为违规,并因此受到一定的惩处。好比下棋,一旦违规不用炮架子打炮,马别腿,就会被视为棋风不正。

行文至此,笔者看到《家长为让孩子上重点大学被骗850余万元》的新闻。20129月至20163月,为让孩子上重点大学,山西省朔州市的曹某被犯罪嫌疑人王某诈骗850余万元。案件详情虽未披露,但我们可以想一想,受害者多次被骗,除了犯罪嫌疑人的狡诈之外,也有学生家长相信开后门、找门子、花钱办事,可以超越规则走捷径的潜意识。犯罪嫌疑人有可恨之处,当事人也有可悲之处。如果相信招生规则而不是轻信他人,在信息发达的今天,稍微了解一下国家的招生政策,怎么会轻易受骗呢?

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让按规则办事者受益、超越规则者受到惩罚,就要从长远着眼,从落细、落小、落实上着手。

一要打好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规范需要通过许多非常具体的规则来体现。比如,开车不闯红灯、行人不翻栏杆、走路时不要低头刷屏,通过这些看起来非常微小的事,经常性的教育和管理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规则的敬畏,培育起遵循规则的意愿和习惯。二要不厌其烦地引导。不能仅满足于个别人在行为上有所改变,要使大家把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当作道德规则来对待。道德替代不了法律,但道德可以为法律实施提供文化支撑。三要营造小气候。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比如,工作单位、亲朋好友、同行同业。在圈子里,违背规则的行为到底是受到默认、嘉许还是鄙视、责备,对于个体的影响甚大。这个有约束力的舆论小氛围,易于培育人们内在的羞耻心和内疚感。而这种羞耻心和内疚感,有利于强化规则意识。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