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空气与环境齐新 生态共旅游同辉
摘要: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段阳东)赏乡村美景、品农家小吃、采山珍野果、住田园村庄,是时下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津津乐道的一份休闲菜单。近段以来,随着确山县大气污染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段阳东)赏乡村美景、品农家小吃、采山珍野果、住田园村庄,是时下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津津乐道的一份休闲菜单。近段以来,随着确山县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西部山区的空气更加清新,生态环境更加魅力,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往确山休闲避暑、度假旅游。
近年来,确山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古村民居、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资源,确立了“红绿结合、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百里画廊乡村旅游风情带,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竞相发展、声名鹊起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通过几年的努力,确山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老区确山县的乡村旅游业风生水起、竞相发展。
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提高了各方面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相互促进、合力发展的效果,为确山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控,确保整体开发工作科学有序,杜绝了破坏性开发和低档次开发。
绿色食品形成品牌效应。确山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得地利、天时、人和,土特产品丰富,盛产小麦、花生、玉米、烟叶、板栗、中药材等,有“粮仓”、“油库”、“板栗基地”之称。朗陵罐酒、确山凉粉、确山板栗、确山黑猪、确山烟叶、瓦岗红薯、瓦岗西瓜、小磨香油、薄山松针鱼、花菇、确山土鸡蛋、中药材等产品风味独特、品质上乘、远近闻名。
助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该县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特色旅游村1个、农家乐近200家,约2600多名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其中竹沟镇仅有1100口人的关沟村就有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已成为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已成为确山县旅游消费市场的新热点。另外,通过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了一批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健身养生型等新型业态。
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确山县地处山区,耕地较少,林业资源是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要想阻止群众盗伐林木,就需要在打击盗伐行为的同时,将群众手中的林木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副产品的畅销。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茶叶种植、饲养跑养山鸡、确山黑猪等畜禽产品,不但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还让群众认识到了林木保护的重要性,促使人们自觉保护林木资源,达到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效果,这是确山县政府“绿色富民、多元富民”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确山县还成为了全省林业生态县、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县。
“至目前,该县建成3~5个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区(点)15~20处;建成1~2个旅游特色镇、3~5个旅游特色村、50~60家标准农家乐,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各种业态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体系。到2017年,旅游人数将达340万人次,综合收入将达5.2亿元。到2018年,旅游接待人数将达410万人次,综合收入将达6.6亿元,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强劲发展的增长极。”确山县旅游局局长贺建格如是说。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