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投资理财 基金

FOF基金遭遇大客户赎回潮?

2016-09-18 09: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最近好几家FOF被机构和个人大客户赎回!”昨日,行业内一位知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曾经火爆一时的FOF基金疑似因模式鱼龙混杂、收益不给力渐失

  “最近好几家FOF被机构和个人大客户赎回!”昨日,行业内一位知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曾经火爆一时的FOF基金疑似因模式鱼龙混杂、收益不给力渐失投资者心。

  出现赎回压力

  “最近几个月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FOF基金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例如我们一些客户退出后直接就去投资房产了。今年以来房价持续上涨,股市持续震荡,加剧了客户的焦虑,最后还是选择了楼市。”北京一家大型私募公司基金经理向《金证券》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但是未承认FOF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房地产以及其他投资渠道吸引力的增加。

  FOF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基金中的基金,即它的投向不是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市场,而是投资其他基金。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帮助投资者筛选优质基金产品的角色。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多了一层专业把关,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机构来说,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也减轻了他们的投资压力。最典型的例子是王茹远,她在去年股灾后,就专注于发行FOF基金。

  事实上,自去年股灾后,一些开发客户能力强,但是投资能力一般的机构都开始加大FOF基金的开发力度,去年年底甚至一度出现FOF路演、发售的高峰期,投资者纷纷跟买。

  《金证券》记者统计,截止目前积极备战FOF业务的机构包括基金公司、私募、第三方理财、基金研究机构、银行等众多金融公司。

  两大问题困扰

  但FOF基金似乎并没有机构们宣传的那么美好。

  “有的FOF是投自己家的产品,有的FOF是全市场配置,就是在市场上找产品投。但不管是哪种,选产品的标准、投向、风险偏好上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很难搞懂,对投资者来说,太复杂,不透明,也很难把握。”江苏一位资深投资者和《金证券》记者说起他的感受。

  而来自券商的基金研究员则告诉记者,目前各家机构发行FOF的动机五花八门,“但真正把它当成投资产品来做的并不多,个别甚至只是把它当成自己公司的资金池。”

  不过,让投资者退出的最大原因还是它的收益率。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最新统计,今年以来,纳入统计排名的266只FOF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02%,未能翻红。其中取得正收益的FOF基金达到110只,占比仅为41.35%。高收益表现也并不突出,涨幅超10%的产品仅有10只,最大涨幅也仅24.48%。

  对比市场上不时冒出来的私募黑马,动辄超过50%的年化收益率,这样的成绩确实难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

  “大客户退出潮的说法有点夸张,但是按照这么运作下去,确实没办法让客户满意。”上述北京大型私募人士说。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