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际

春晚“开门”,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2017-01-27 17:25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作者: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中国评协理事  春节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不仅回归血浓于水的“小家庭”,也回归文化家园这个“

  作者: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中国评协理事

  春节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不仅回归血浓于水的“小家庭”,也回归文化家园这个“大家庭”。相较传承了千百年的春节,春晚虽然资历尚浅,但却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作不可或缺的“新年俗”。让春晚在开门、开放中接通时代的锐气、接足文化的地气,是老百姓对春晚的强烈期待。

  今年,春晚开门继续升级,春晚的大门越开越大,春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高。揆诸历史,早在2004年央视就提出了“开门办春晚”的口号。《我要上春晚》《直通春晚》《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不仅捧红了大衣哥、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等一众草根明星,也让春晚的舞台越来越亲民。从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征集节目,到开通春晚网站官网、重磅推出首届网络春晚,再到外聘主创团队,“众筹智慧”办春晚已经成为鲜明特色。春晚还吸纳了其他综艺节目和地方台优秀节目中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明星,例如《中国好声音》的吉克隽逸,《爸爸去哪儿》中的陆毅一家等。“开门办春晚”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举措、方法和机制,在创意创作、运作模式等多个环节都取得了显著实效。为什么春晚的掌声长久不衰,“开门办春晚”无疑是关键密码之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回望春晚诞生的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从落地那一刻起,春晚注定要承担起黏合文化渴求、抚慰民众心灵的重要职责。随着时代浪潮的不断涌进,春晚的文化职能变得更加鲜明和迫切,也愈发需要春晚寻求新蓝海、开拓新疆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不懈地“开门办春晚”,既是对时代需求的热烈呼应,也是一次开门建设主流文化的积极探索。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也都来源于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文艺之树才能常青。我们看到,在春晚30多年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大多是起于民间、底层的作品,是反映百姓生活真实状态和群众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散发着草根质朴清新之气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艺术的方式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所以深得人民群众的赞誉。这充分表明,把人民置于春晚舞台的中心,是春晚生命力的深厚源泉。敞开春晚舞台的大门,回归人民、贴近人民、让人民唱主角,回答好文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春晚就能继续担纲好“新年俗”的角色。

  文艺的生命在于参与,春晚的魅力在于互动。春晚的开放和进步值得肯定,春晚的创新尝试值得鼓励。春晚是一顿大众文化的年夜饭,不同文化口味的观众有不同的期待。春晚在开门、开放中显示出贴近民意的诚意和努力,我们也应该给春晚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开放的春晚一定可以烹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精神大餐。(胡一峰)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光明网-时评频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