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委外基金成立 机构对定制基金需求仍旺
摘要: 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去年底,新的委外定制基金申报被暂停,已获批的委外基金开始“去库存”。今年以来,已有多只疑似委外基金陆续成立。业内人士认为,只
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去年底,新的委外定制基金申报被暂停,已获批的委外基金开始“去库存”。今年以来,已有多只疑似委外基金陆续成立。业内人士认为,只要“资产荒”格局不变,机构资金对定制基金的需求仍将延续,委外基金的相关规则急需完善。
多只委外基金成立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目前正在发行或刚成立的产品中仍有不少委外定制的基金,这些基金多是在去年获批,目前正在加速“去库存”。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正在筹备发行一只委外基金,产品是去年审批通过的,将会按正常节奏成立。据其介绍,目前在发行的基金中有不少去年获批、今年成立的疑似委外基金,这些“去库存”的委外定制基金发行节奏较快。
北京一位负责申报产品的基金公司部门总监介绍,委外定制基金一般有如下特征:一是基金批量申报,名称雷同;二是基金类型多为灵活配置型或债券型;三是募集规模为亿元整数外加一个零头;四是基金认购户数一般是刚刚超过200户,“擦边成立”;五是费率结构中,管理费在0.6%、托管费在0.1%以下;六是基金托管方面,有的是由同一家银行托管,有的是关联客户托管。
从近期新成立基金的公告来看,符合上述标准的疑似委外定制基金有数十只。上述产品部总监分析,目前委外产品的申报仍处于停滞状态,已获批的在“去库存”。一方面,机构资金确实有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变化太快,大家也担心出现新的变数,要把获批的委外基金尽快成立起来。
委外资金需求仍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资产荒”的大格局没有变化,机构资金对定制基金的需求仍将延续。
北京一位大型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之所以青睐定制公募基金,一是因为银行缺乏核心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完整的资管人才队伍;二是银行可以要求基金公司保证收益,避免投资风险;三是银行的自营资金若通过公募投资可以免税。“银行理财资金量太大了,银行自己管不过来,很多银行尚未构建完整的资管人才队伍,如果直接管这么大体量的资金风险很大。”该银行人士说。
据普益标准预计,2016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能够超过30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27.66%。
一边是海量的理财资金,一边是相对匮乏的配置资产,定制基金似乎正是银行和基金公司双赢的产物——解决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燃眉之急”;公募拓展业务、扩充规模。
北京上述产品部总监称,当前委外资金对定制基金确实有很大需求,当前好的资产不多。“比如委外资金热衷的打新基金模式,因为公募基金等A类机构比其他机构中签率要高,在新股申购和打新收益上将更具优势。”该总监说。
对于没有实现收益目标的委外基金,上述银行资管部人士称,只要不是大面积不达标还是可以接受的,银行的资金池里有额外收益和风险准备金可以补偿。他还透露其所在银行委外基金很多,打新策略的定制基金会倾向于公募定制基金渠道,而定制纯债基金则倾向于专户通道,委外产品申报停滞可能将对打新策略定制基金产生影响。
在上述产品部总监看来,委外定制基金的发展面临风险:资金整体赎回会导致“空壳”基金,并引发基金清盘压力;而且投资者难以分辨“委外基金”,大资金的进出不利于基金的稳定运作,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他建议,委外基金需要透明化,应在基金合同里注明“委外”性质。
有业内人士表示,完善监管还需要注意委外基金有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产品在申报时针对的是散户,而机构资金主动来“借壳”;也出现过机构预定的定制基金资金不能到位的情况,“委外”性质无法保证。总之,完善相关配套规则是规范委外基金监管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