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 原创突破多
摘要: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这是继去年5月
![]() |
|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这是继去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科技奖励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之后的首次亮相。那么,今年的国家科技奖有哪些特点?
拓宽推荐渠道,质量显著提升
据介绍,今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按照奖励委员会的要求, 继续拓宽专家和学术组织推荐渠道,今年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中,专家推荐84项,占比40.2%,评审通过项目中,专家推荐19项,占比54.3%,比2016年的23.8%翻了一倍多,而且两个一等奖项目全部由专家推荐。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专家推荐64项,获奖12项,分别占推荐总数和获奖总数的30.3%和24.5%。专家推荐已成为重要的推荐渠道,而且推荐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从数据上来看,国家科技奖近年来悄然“瘦身”。近五年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已控制在300项以内。2017年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将自然科学奖数量控制在45项左右,技术发明奖数量控制在65项左右,三大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力量
从获奖成果来看,今年有不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如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方案”,向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探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等多个重要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深化高铁“走出去”战略,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成果持续产出,呈现多点开花
盘点今年的科技奖,不乏一些原创性、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经多次空缺、连续空缺,但2013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产生,今年已是连续第五年。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而且从之前较为集中的基础物理学,扩展到化学、生物学,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此外,今年的获奖成果中,有许多致力于改善民生、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比如,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预报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成果显著,为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提供了科技手段;先进医疗装备表现突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发的高端超声影像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高端超声产品国产化,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9日 06 版)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人民网-人民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