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首次测量出单分子的有效电荷
摘要:原标题:新研究首次测量出单分子的有效电荷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近期宣布,瑞士研究人员首次精确测量出了单个分子在溶液中的有效电荷,相关研究有望用于未来的医学诊断。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近期宣布,瑞士研究人员首次精确测量出了单个分子在溶液中的有效电荷,相关研究有望用于未来的医学诊断。
许多生命现象涉及蛋白质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电荷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通常存在于含水环境中,用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地测量蛋白质在这一环境中的电荷。
苏黎世大学教授马德哈维·克里希南开发了一种精确测量溶液中单个分子电荷的方法。
克里希南等人利用了众所周知的布朗运动现象,即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首先他们把要测量的分子困在一个“势阱”中,这是分子在某一优先范围内势能最小的情况。此时弹跳的水分子不断尝试将这一分子从势阱中排出。克里希南解释说:“这就像孩子们在坑底玩球一样。‘球’就是我们感兴趣的分子,而‘孩子们’是水分子。球要飞出坑,就必须受到很大的冲击。”
分子的有效电荷越高,势阱的深度也就越大,因此分子从其中喷出的可能性越低。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将分子从势阱中踢出所需的时间与其有效电荷直接相关。
“这最终归结为一个统计原理,”克里希南解释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分子被困在势阱中的时间有多长,我们就知道这个井有多深,而且由于这个深度直接取决于分子的有效电荷,所以我们也可以非常准确地推导出这个值。”
为了创造这样一个势阱,研究人员将蛋白质溶液压缩在两块玻璃之间,其中一块覆盖有微孔。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用荧光剂标记,以方便用光学显微镜追踪。
这一新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诊断出许多由畸形蛋白质引起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