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在“老家河南”邂逅“诗和远方”

2019-08-30 15:34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全省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旅游发展从“增量”到“提质”转型升级   2007年,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5A景区,以此为起点,我省旅游业开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步伐。

文旅融合发展,“诗和远方”相互成就,“老家河南”越来越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从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铿锵迈进,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8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看到了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亮丽成绩单。“河南的文化和旅游工作,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说。

□本报记者温小娟

 公共文化从“匮乏贫瘠”到“琳琅满目”

“想看书只有几本教科书”“偶尔村头会放几场电影”“娱乐场地就是一块光秃秃的土地”……这些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省许多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匮乏贫瘠”到“琳琅满目”的华丽蝶变。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目前,全省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各级公共图书馆160个,文化馆205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3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12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7万多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码”。2008年以来,我省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形成了城市、乡村、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格局。同时,推进“百姓文化云”数字平台建设,整合全省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超市化”供应模式,让百姓自由“点单”,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从“高原”到“高峰”,河南文艺创作在接力中攀登。从豫剧大师常香玉到当今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从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到连获中国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重渡沟》,河南戏曲名人辈出、好戏连台,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被全国文艺界誉为“河南戏曲现象”。

近年来,我省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扶持文艺创作和演出,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形成了出作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文化产业从“软实力”到“硬产业”嬗变

1984年,郑州市出现了全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河南文化产业由此发轫。

当前,全省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有1.5万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3617.2亿元,连续13年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这一组数据见证了我省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软实力”嬗变为“硬产业”的历史进程。

目前,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同时,新业态蓬勃发展。《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新型文化业态项目常演不衰;《印象太极》《只有河南》等旅游演艺项目落户河南。

  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到“融入生活”

近年来,河南省非遗保护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许多濒临灭亡的非遗项目获得了新生。

目前,河南省非遗项目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列入保护体系的非遗项目有9000余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

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我省成绩斐然:从2000年龙门石窟成为我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到如今以5处世界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基本摸清文物家底,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65519处,居全国第二位,可移动文物177万件(套),居全国第四位……

同时,河南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诸多陈列在中原大地上的珍贵遗产悄然活化,如建立明堂天堂遗址、安阳殷墟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吸引了八方游客。

 旅游发展从“增量”到“提质”转型升级

2007年,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5A景区,以此为起点,我省旅游业开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步伐。

智慧旅游走在全国前列。全省70多家4A级、5A级景区规范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培育出以龙门石窟、云台山、红旗渠等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企业。

如今,文旅融合发展,“1+1>2”效应初步显现: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19.2%。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将超过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