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卫坡”还是“魏家坡”?大河网记者走进孟津为您揭开真相

2019-09-23 08:40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卫坡村的古民居 魏坡亦卫坡的渊源,也有300余年的历史了。村中有一“本支百世”牌坊,上书一联,其下联“魏卫分宗,河洛溯源共祖宗”,更为一地双名增添几分奥妙。卫坡村的古院落已摆满了丰收的果实 孟津的南大门,洛阳的后花园,卫坡古村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传承和发展中正呈现着勃勃生机。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卫坡”还是“魏家坡”,对远道而来的游客甚至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都是一个饶有兴趣的关注点。9月22日,大河网记者走进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孟津卫坡村,为您揭开真相。

卫坡村古朴的街道

其实,两个名字,实属一地。正如那巍峨的门楼上镌刻的楹联之上句:“先魏坡,后卫坡,卫坡承魏坡,魏紫源魏坡” ——先前叫魏家坡,现在叫卫坡,卫坡传承魏坡的历史,魏紫牡丹源自魏坡。

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它的名字中就开始了厚重的蕴藏。

卫坡村古民居盛开的牡丹(资料图)

1000多年前,这里是宋朝宰相魏仁浦的小花园——“魏氏池馆”。洛阳之俗,大抵好花,魏仁浦也好于其中。据大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述:“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从而使得“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浦)家。”“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后砍下来卖给魏家。”“魏家的花,是千叶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这便是洛阳牡丹中魏紫牡丹的由来了。因为魏紫所呈现给人们的别样的美感,岁月兴衰,花却因村人的代代护养而年年如约盛放,因此,1000多年后,这个村子的春天里仍然开放着天下最美的牡丹花。

卫坡村的古民居

魏坡亦卫坡的渊源,也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明末清初,济源卫氏迁入卫坡,初姓卫,从卫氏三世改“魏”,光绪年间部分又改“卫”,出现“魏卫同处”。1999年又统一改“卫”。目前,卫坡村有祠堂两座,一为魏氏祠堂,一为卫族祠堂,堂名虽有别,供祖却相同。村中有一“本支百世”牌坊,上书一联,其下联“魏卫分宗,河洛溯源共祖宗”,更为一地双名增添几分奥妙。

3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建成集祠堂、私塾、绣楼、家牢、民居于一体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

近几年来,地处河南洛阳邙山腹地、背靠八百诸侯会盟地的古老孟津、面朝历史悠久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北依北魏孝文帝陵的卫坡古民居,通过保护性修复和开发性规划,已逐渐形成“读历史、赏牡丹、供休闲、助养生”的新型景观,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乡村。

卫坡村的古院落已摆满了丰收的果实

孟津的南大门,洛阳的后花园,卫坡古村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传承和发展中正呈现着勃勃生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独特的市井文化和多彩的旅游文化,将会给闻名而来的天下宾朋带来奇妙的文化享受。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