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张全收:奋战在脱贫一线的攻坚干将

2019-10-23 05:4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王森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张全收:奋战在脱贫一线的攻坚干将

记者 刘华山 张遥驼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红顶白墙的两层小楼,绿植婆娑的农家小院,偶有邻家的秋果探出墙外,惹来蝴蝶翩翩缠绕枝头。放眼远望,一座座蔬菜温棚整齐排列,花木苗圃前游人不绝,老人悠闲地在文化广场跳舞健身。

漫步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让人目不暇接,不敢相信这里曾是一个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深度贫困村。

10月17日,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是我省获得表彰的4名先进个人之一,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俺村翻天覆地的大变样,全靠张书记能干、会干,这个奖给俺张书记,没跑!”村民朱毛妮赶着几只羊路过,说到张全收赞不绝口。

强化党建引领 带领乡亲拔穷根

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地处周口、漯河和驻马店三市交界处,全村482户、26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83人,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成为世代村民无法解开的一道魔咒。

由于家庭贫困,张全收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历尽艰辛和磨难。经过十几年打拼,他在深圳创造了包吃包住包技能培训,包年薪包月薪的“全顺模式”享誉全国,成功转移就业230万人次农民工,累计创收150亿元,被誉为“农民工司令”。

2006年,在外打拼10多年的张全收回乡探亲,走在坑坑洼洼的村道上,看到父老乡亲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村委大院破烂不堪,张全收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当时,张全收的公司还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资金也很紧张,即便这样,他还多次向家乡捐款,建设朱里镇敬老院等,想方设法改变村里的现状。

2008年,村“两委”换届,面对上级党组织和乡亲们的诚恳邀请,张全收放下公司千头万绪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选举,并全票当选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在就职演讲时说:“回乡参加‘竞选’的目的只有一个:俺想领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上任后,他从加强党组织建设入手,建立一个过硬的党支部班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并先后投入680多万元加强阵地建设,陆续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委办公室、村文化大院,把柏油路修到每家每户的大门口,为村里安装了路灯和健身器材,乡村面貌显著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2013年,张全收带领50多名村民代表到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选进地区脱贪致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发展壮大产业 增添扶贫新动力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和抓手,要想让乡亲们精准脱贫、高质量脱贫就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做支撑。”张全收深知只有产业才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源源不断地输血、造血。

紧紧抓着发展状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张全收筹集资金100万元,创办了上蔡县盛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0座扶贫蔬菜温棚,让29户贫困户无偿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订单销往合作企业,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         在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张全收流转土地100多亩,带领村民建起了以花木产业为主,特色旅游观光为辅,集花卉苗木引种生产、种苗培育、科技示范、园艺培训于一体的花木苗圃扶贫基地,亩均收益提高3至5倍,不但扮靓了村容村貌,还为贫困户增加就业岗位50个。

张全收还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建起了规模达12亩的光伏发电扶贫基地,并于2018年并网发电。仅此一项,为每户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

“家里有病人得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张书记引进的箱包加工项目,采取计件酬劳的方式,在家门口就业,既能顾家又能挣钱。”留守妇女苏记花说,她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月薪族”。

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让贫困户不出村都成了上班领工资的“月薪族”。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6993元。

夯实民生保障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因学致贫是造成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家境贫寒,小学五年级就辍学打工的张全收,深知拐子杨村穷就穷在没有文化缺少技能,要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

张全收多方筹集资金80多万元重新建成了拐子杨小学。学校建成后,看着两层崭新的教学楼,想着孩子们从此告别在危房中上课,乡亲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一致要求把学校命名为“全收希望小学”。

学校建成了,张全收每年还拿出1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资助优秀教师,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扶家庭贫困的孩子们,确保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  

对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的重视,使张全收爱心助学的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以来,他通过参与希望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行动等项目捐资360万元,资助了24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设立了“全收教育基金”,每年对口帮扶驻马店市10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直到大学毕业。

为了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张全收筹集资金14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朱里镇敬老院,开设尊老、敬老、爱老文化专栏,为100多位五保老人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推进就业转移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转移就业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人就业盖平房,二人就业盖楼房”。张全收充分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帮助广大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致富。

张全收先后介绍850多名村民到外地打工,其中20多个贫困家庭成功脱贫,30多人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张全收将公司总部从深圳迁至郑州,对农民工进行专业培训,不但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农民工,他还成立200余人的扶贫志愿团队,先后帮助6万多名农民工就业脱贫。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成功转移就业200多万人次农民工,创下了15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数以万计的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打嬴脱贫攻坚战,张全收无怨无悔。2017年,拐子杨村如愿实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482户群众,有280多户住上了楼房,180多户有了小轿车,村民的睑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在张全收的带领下,拐子杨村增强了党组织的引领力,增添了脱贫致富的新动力,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每个贫困户都有活干有钱赚,确保了在脱贫致富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他成立的志愿扶贫团队,帮助更多农民工转移就业,脱贫致富。张全收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书记”和享誉全国的“农民工司令”。

“扛起这份责任,就不能辜负党和群众的信任,付出再多心血,也要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张全收坚守在精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带领广大农民工和家乡父老,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前行。

责任编辑: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