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天中文化 文学

我和王店大装的情缘

2019-12-06 09:0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据了解,全国仅有山西大宁县的抬阁和我们的大装的设备和表演形式相似,其他省市均无。 我相信,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大装团队的积极带领下,王店大装这一大型群众性民俗文化项目,将显现新的生机和活力,高唱凯歌走进新时代!

□丁保全/口述周玉林/整理/摄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丁保全(后排左一)和艺人们在一起。

2009年,丁保全向县非遗普查工作者介绍王店大装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我叫丁保全,男,回族,1949年10月1日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公社(现为王店镇)王店街,与新中国同龄。我是中共党员,已有50年党龄了,高中毕业文化程度。1968年8月至1969年11月,在泌阳县王店公社上高中;1969年11月至1975年3月,在广西桂林服兵役;1975年8月至1976年8月,在王店公社当小学民师;1976年8月至1986年,在王店大队务农;1986年起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初退休,干了33年的村支书。

一提起俺村的民间古玩艺儿王店大装,我就来劲了。我从小就与大装结缘,至今已有60多个年头了。60多年来,我和村里的爷们一样,与大装恩恩爱爱,分分合合,一路风雨走过来,感情越来越深。有几次我一连几天搞活动,忙得半夜才回家,老伴笑着说:你下辈子找个大装过日子吧!我哈哈一笑,说:你俩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当地政府、各级文化和非遗保护部门,还有我们村里这几代传承人,针对我们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店大装,采取了一套套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大装在新时期里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作为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确实,在大装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我做了不少该做的工作,但也与街上的民间艺人们和老少乡亲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现在,我们回忆、总结一下,对大装及其他项目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有很多好处。

王店大装是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二十公里处、我们王店街上的艺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型传统民俗表演艺术。大装的式样是:下有装架,上有“弓”字型装柱,高度以在街上高空无障碍通过为准,一般为6~7米高,7~9名青少年演员,分上中下三层固定站立。看上去,造型美观,惊险奇妙,肃穆壮观,引人惊叹。其整个制作程序是:一是安装好装架装柱;二是制作道具,根据不同的剧目和剧情的需要,制作不同的道具,用彩纸绣出各种彩花和绣球,装扮大装。三是演员化装成剧情人物,身着戏装。四是搭建两层施工架,把演员固定在大装上等。由于大装是俺村的专利,具体细节不便说得太明了。

出演时以行进展示为主,前面有铜器(锣、鼓、镲)开道,每架大装各有两架皇杠护驾。皇杠就是过去给皇上进贡的礼品盒,两人抬一架,上边裹有蟒袍玉带,戴有铜铃。每架大装上有两个人手拿长杆卡子,以保护装上演员之用。每架装需要制作人员、演员、保护人员等20人。另有敲打铜器人员、司机或推拉人员等。

在泌阳县,有句俗语称:“东关的狮子,西关的龙,还数大装最有名。”我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这样说,对大装产生了崇敬心情。街上的老人们回忆说:王店大装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是随着本地古老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的。传说大装兴办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末民初,算起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真正的古玩艺儿。据说由当时王店街艺人张、宁两大家子,学习山西大宁民间“抬阁”技术,移植演变而成。古时用来祈求国泰民安,百姓乐业,一代代传承,直到今天。过去,每年演出时,由本地各商行、三金行、牛行、粮行等出资组织演出,剧团出道具,染坊出布,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动辄上百人。后来由村委组织,传承人操办、制作,庙会上出资演出。演出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人空巷,好不热闹!

我曾看过有关资料记载:王店街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素有“水流二府”之说。古时此地建有天爷庙、祖师庙、火神庙。为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阴历正月二十,乡亲们都要在火神庙举办古刹大会,一为祈求神灵保佑,二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物资交流。当时,光顾大会的东有确山,西有唐河,南有桐柏,北有舞阳等地的数以万计的游客,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小商小贩和各色艺人。

我小时候,当时庙会上有大戏、马戏团、杂技等各种传统曲艺节目,还有许多古事。古事包括:大装和小装、舞龙灯和抬皇杠,还有舞狮子、玩杂耍、踩高跷、划旱船等。当时,还有各种小吃、各类商品、各类土特产,多啦。每到逢会,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人头攒动;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到中午时,大约有几万人之多。县里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作协主席周玉林等专家们曾经写文章说:当时,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在王店街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也为王店大装传承提供了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我十多岁,已上小学。因我对大装情有独钟,每到出大装时,星期天,我就跟在演出队伍后面走,围着看,心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会捆装、出装。后来,我终于参加了大装表演活动,并跟着老艺人去捆装(给表演者上装),搞服务,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切,给我的少年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王店大装停演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里,我先在广西当兵五六年,后回来当民师、种地。农闲时,我经常和老艺人们扯大装的事儿。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谁也不敢轻易行动。

有关专家认为:王店大装为三层高架大型彩装,简称为大装,属社火抬阁类大型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融戏剧造型、传统舞蹈与杂技娱乐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几百年来,大装成为本地社会民生和地域文化的一大景观。

在过去,王店大装是用大型方桌或多根抬杆捆绑而成。表演者身着戏装,垂直分为上、中、下三层,表演者在上下、左右站立,固定在装柱上方,可以转动,以表演折子戏为主,多为传统造型剧目。出演时,一般三架大装,每架装出演一次为一出戏剧节目的剧情,装上所有人员,按照传统戏曲舞台人物化装,身着戏装,戏剧脸谱,化装成不同的造型;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装。剧目有《穆桂英下山》《杨八姐游春》《八仙过海》《真假牡丹》,《白蛇传》中的《断桥》《西游记》中的《蟠桃会》等。

本地人都知道,王店大装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几百年的历史过程,经过传承和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本土风格:造型典雅,形式惊险,扮装优美,加上铿锵有力而又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大装的内容形式独特,人物装饰以古戏装为主,每架大装均有一主题,把青少年和儿童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和叶面,多者10余人,高可三层数丈,并按戏剧情节,作出亮相姿势。大装每每出演三至五架不等,有近百艺人参与,各有分工,以巡游展示为主,主要让观众看到演员像是腾云驾雾、凌空站立,奥妙无比。表演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氛围热烈。每每春节及物交会期间出演,引来数以万计的群众围观欣赏。我们在场的艺人们,都很兴奋,整个过程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有关专家研究,王店大装生长于我们泌阳王店,并深深扎根于当地民间,植根于泌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独特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活跃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欣赏和科研价值。作为大装传承人,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店大装表演时,大街上人山人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分了责任田,人们都忙于干农活,只是在农闲时,我们才会想起停演多年的大装。

一天,青年艺人张晓明在走乡入户收购生猪时,发现一农户家里存放着一个大装钢架。这是继“文化大革命”之后,大装停演以来,第一次出现有关大装的信儿。这些年来,大装的艺人们都因生计而忙碌,各类大装道具毁坏、服装丢失,王店大装这一民俗古事几近失传。张晓明激动地找到我,说发现了大装架子。当即,我们就找来白天增、陈顺旺等几名老艺人。大家商议集资把这个大装钢架收回来,复演古老的大装艺术。为使此项民间艺术重见天日,我挨家挨户地跑,并倡议村民集资。我先卖了家里唯一的老母牛,将卖牛款近400元全部捐出。村民被感动了,纷纷捐款,几十家共捐款3000多元。我们用这笔钱,购买了演出用的设备和服饰等。

1981年至1985年,春节期间,大装还是和过去一样,用人抬、行进展示,需要很多劳力才行。1985年冬天,农闲季节,大家准备来年大装演出的事。当时我想,大装能否用拖拉机拉着表演呢?这样能省好多人力呢。于是,我就先试着自己做模型,量尺寸,自费买来木材,又请来木工,对大装木制底座进行了改良,把早期的16人抬,改为把大装架子固定在拖拉机车厢里,让一个大人站在钢架上面。试运行成功后,我们一气做了三架大装的装架子。通过试验,效果很好,既安全,又减少了劳动力,老少爷们都说好。就这样,在全面掌握了大装架子的技术后,我又联系老艺人白天增、陈顺旺、周德明,加上杨方、白金亮、张晓明、吴相臣、陈明聚等人,重新组建王店大装演出队伍。

演出队成立后,陈顺旺从镰刀厂要账时,要回了抵账的一个大装钢架,他又把这个钢架,捐给了大装队。我负责大装团队组建和演出的全面工作,白天增负责服装道具的研发和制作,陈顺旺、周德明、张晓明、杨方、白金亮、吴相臣、陈明聚等负责装架及大装装潢等工作。大家分工协作,自己动手制作,并组织群众训练。艺人们省吃俭用,又集资了数千元。春节期间演出时,万人空巷观看的盛况,让许多中老年人至今记忆犹新。

1986年,我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对王店大装更上心了。每年春节期间,我们都会组织这百人左右的队伍进行表演。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传统表演形式渐渐疏远,大装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虽然如此,我们每年仍组织表演队伍,坚持在王店街上或者泌阳县城进行表演。这样,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

跨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很重视。在县文化部门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身为村支书的我,又和白天增、陈顺旺等艺人们热心组织,11户群众捐了一万余元,共建造了4台装架,下面都装上轮子,改造成另一种拖挂型,用四轮拖拉机车头拉着。过去,把演员固定在装柱上,需搭建两丈高的脚手架,限制了大装的活动范围。2011年,经过研究设计,我们把固定脚手架改为活动脚手架,方便开展活动,并一改过去大装上演员表情呆板、手足僵硬的弊端。

在2010年、2011年、2012年泌阳县春节文艺汇演中,我们的大装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县文化局给我们买了2万元的古戏装。每年春节过后,王店街上大兴传统火神庙会,每天来此地的群众不少于10万人。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尽管很难,也要走东家、串西家,花钱找艺人,组织几架大装巡演,无偿进行宣传展示,扩大王店大装的影响。而为此,我家欠下了不少外债。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年春节期间,和过去一样,大装都能吸引周边乡镇,乃至几个市县的游人和客商。大装的内容和形式也丰富了,人物装饰以古戏装为主。《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电视台等、河南文化网、《驻马店日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现在,随便在网页搜索“王店大装”几个字,便会出现成批的相关宣传文章和图片资料。

我作为村支书和大装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曾几次自愿出资近两万元,组织村民挽救复演大装。每次开展活动,我都跑上跑下,从组织、捆装,到出游、巡演、服务,明确分工。近40年来,在大装制作和演出过程中,我起到了被专家们称为“核心”的作用。此外,我总是利用开展活动的机会,对青少年进行培训,手把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他们,使这些青少年能独立站出来,参加大装的表演队伍。每次活动下来,我都累得像害了场大病,瘦几斤,心脑血管病会加重,必须服好长一段时间的药。但我心里很得劲,很美,认为很值得!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王店大装被泌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和陈顺旺、白天增、张晓明、白金亮、杨方等人,先后被县文化部门公布为大装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9月,大装又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和陈顺旺公布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县非遗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周玉林的辛勤努力下,2015年9月,大装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又被省文化厅公布为大装的省级传承人。2016年1月,王店村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这是我们取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2017年,在市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周玉林主任的努力,从河南省文化厅、财政厅申请了6万元的专项保护经费。这可是我们王店大装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呀!按照保护工作计划,用这批资金,给我们增添了一批崭新的古戏装和表演道具,修缮了传习所的房子,改造了四架拖挂型大装为人力推拉型,同时又增添了三架中装,为大装表演队换了装备。

当年,由周玉林编著的《王店大装》画册出版了,由周玉林、刘艺、周一渤三位市县里知名摄影家拍照,上面刊登了大装历史和当代表演的图片以及传承人图片150余幅,村里老少艺人都在画册里,大家看到后喜得合不拢嘴。省文化、财政部门也没有忘记我,几年来,每年给我个人拨发数千元的传承补助经费,我都花在大装上了。

近三年来,我们每次出演四至七架大装、中装不等,近百人各有分工。眼下,大装影响已经扩大到泌阳周边县市,每年都能接到几次演出邀请。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在老乐山、盘古山、贾楼、二铺、马谷田、沙河店、县城等近10个景点、乡镇演出,受到男女老少观众的欢迎。

我们还利用农闲季节,开展培训和传习活动,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培养了陈同聚、丁兵、王金勇、宋伟等一批青年,现在有十几人成了王店大装演出活动的骨干力量。

为适应、做好新时代下大装的传承工作,虽然我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但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2017年11月,我在郑州参加了由省文化厅举办的、为期一周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2018年11月,我又在驻马店参加了由市文化部门举办的、为期6天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作为“王店大装”健在的传承人中的代表,几十年来,我对大装比对自己的亲人还要亲。多年来,我不但收集整理该项目的演出和传承人图片、报刊文字及视频资料等,还保存了几套过去大装的表演设备及以前的表演服饰数十件。我收集的图片资料有3000余张,还有大量的文字、视频资料及报刊文章等,为王店大装今后的传承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近两年,经过努力,王店大装以传承和发展为方向,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在研发、演出、管理和训练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规则和标准,在表现形式上也经历了人抬、拖拉机拉、手推车推拉的演变,带动了更多群众参加。每年参加演出的人有党员,有外出务工人员,有生意人、国家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本村群众,他们不图回报,不计经济损失,只为了大装事业的传承发展而执着。这些,展示了我们大装人薪火相传、永世不灭的精神!

据了解,全国仅有山西大宁县的抬阁和我们的大装的设备和表演形式相似,其他省市均无。现在看上去大装红红火火,很是兴盛,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店大装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近些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项目虽有所传承,但近百名艺人队伍,包括青少年学生,实在难以组织,开展活动费用较大,又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大装目前状况依然不乐观,保护工作异常艰巨,任重而道远。

党和政府近年来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使很多即将灭绝的非遗项目起死回生。作为一个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我今后要继续团结、引导当地的老少爷们,特别是王店大装的传承人,成为一个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正如白天增师傅所说:“大装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

我相信,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大装团队的积极带领下,王店大装这一大型群众性民俗文化项目,将显现新的生机和活力,高唱凯歌走进新时代!

整理人简介:

周玉林,又名周豫琳,1966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出版文史、文学著作近十部。现任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泌阳县作家协会主席。系泌阳县第七至第十届政协委员,市、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泌阳县第五至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