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内

疾控专家科普:过度消毒有危害 这几种情况不必消毒

2020-02-19 15: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所以配制和使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以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进行“武装”。这些情况 就别浪费消毒液了   特别要提醒的是,消毒剂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刺激,过度消毒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你家消毒剂是不是用得太狠了

因新冠肺炎疫情“蛰伏”了这么久的你,家里的消毒液用了几瓶啦?有没有准备小喷壶,噗噗噗到处喷消毒液、咕咚咕咚往马桶里灌84?疫情期间,大家都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值得点赞。不过,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有些时候,我们的消毒液用得有点太费了,过度消毒也会带来危害。今天,疾控专家就来给我们科普一下对抗新冠的正确消毒姿势。

普通家庭可通风 没必要消毒

一般家庭,如果没有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的患者或是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且家人没有怎么出门聚餐,也没有外来人员来串门,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消毒。家里日常以清洁、卫生为主,但要坚持每天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外出回家后认真洗手即可。

如果家中来了客人,特别是客人有发病的可能时,才需要对家庭的表面等进行消毒。消毒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记得还需要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配制消毒液 别忘护住眼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和北京健康教育所联合出品的新冠肺炎公众防控指南, 针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我们可以选择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和皮肤的消毒,可以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所以配制和使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以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进行“武装”。配制消毒剂时,一定要防止液体溅到眼睛里,建议佩戴防护镜。此外,有些消毒剂还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较强,在达到消毒时间后,别忘了用清水擦拭,防止造成物品损坏。

这些情况 就别浪费消毒液了

特别要提醒的是,消毒剂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刺激,过度消毒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适度消毒,只有存在污染风险才需要消毒。以下是市民消毒中常见的误区,看看你是不是浪费了不少消毒液:

1.没有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新型冠状病毒在室外环境空气、各类表面存在的概率很低。当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时,或者因人群密集性活动风险增加时,才需要进行消毒。

2.不需要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

3.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

4.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社区内、单位内的人员、汽车、自行车等进行人体、车体消毒。对于私家车,只要坐车的人没有发热等症状的病人,就不需要消毒。

5.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出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

6.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

此外,疾控专家提醒您,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比消毒更重要,保持与他人1米以上距离、到人群密集场所戴口罩、勤洗手,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

文/本报记者 李洁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