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残疾人去年净减120万 但仍是脱贫攻坚“硬骨头
摘要: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保障贫困残疾人按政策享受签约服务。此前,在2020年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地在防控疫情和助力复产复工的同时,也正密集出台举措,逐步实现残疾人脱贫兜底保障全覆盖。
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而贫困残疾人的如期脱贫,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
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据统计,在我国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中国残联表示,目前,各地在防控疫情和助力复产复工的同时,也正密集出台举措助残脱贫。接下来,我国残疾人脱贫攻坚将再提速。
现状:“脱贫不解困”问题仍凸显
来自中国残联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数量减少了120万,从2018年的169.8万人减至不到50万人。而取得如此成绩,与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利好政策息息相关。
除此之外,中国残联教就部副主任、扶贫办主任解宏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慢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在高中、中专、大学就读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了学费减免和教育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户全部被纳入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虽然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贫困残疾人仍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残联研究室副主任郭春宁谈到,在未脱贫的贫困户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中有残疾人;未脱贫的残疾人大多数为智力、精神、肢体重度残疾人。
郭春宁表示,未脱贫的贫困残疾人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其中大多数家庭主要生活来源靠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收入,再加上看病康复支出大,脱贫难度大,即使脱贫后返贫风险也大。其次,解决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的工作难度大。
针对此方面,记者了解到,民政部等五部门已经印发了关于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会议进行推进,但基层的资金保障不足,整体推进慢,受益的残疾人有限。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农村现有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还有一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不完善,难以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无障碍环境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制约了贫困残疾人出行、参与社会生活。
举措:今年将精准施策 强化帮扶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残联发言人、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表示,2020年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将进一步聚焦兜底保障、照护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康复服务等重点领域。此外,还将联合多部门持续抓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电商助残扶贫、产业助残扶贫、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助盲就业脱贫等能够持续带动贫困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的扶贫项目。
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的长远之计,仍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郭利群还透露,中国残联今年还将加快推动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2020年有改造需求且未进行无障碍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现改造全覆盖。研究建立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效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在推动重点扶贫项目更多惠及贫困残疾人方面,中国残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实施就业扶贫行动、农村危房改造、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教育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工作中,确保贫困残疾人纳入其中。
更为关键的是,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今年将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医疗、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在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中推动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保障贫困残疾人按政策享受签约服务。
此前,在2020年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地在防控疫情和助力复产复工的同时,也正密集出台举措,逐步实现残疾人脱贫兜底保障全覆盖。接下来,我国残疾人脱贫攻坚将再提速。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