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砥砺初心扎实锤炼“四力”不负使命讲好天中“故事”

——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新蔡采风

2020-11-09 11:3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刘银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用镜头的语言、文字的力量,记录这个时代。在记者节来临之际,11月7日,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50余名编辑、记者再次来到美丽的生态水城新蔡,开展集中采风活动,以践行“四力”的实际行动,庆祝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

“菊花节”上。

给瓜蒌照个相。

颁奖典礼。

聚焦。

这就是丹参?

龟鹿药业产品展。

三眼井。

采访龟鹿药业。

酒糟车间。

行走在产业园区内。

穿过酒窖。

与“明星鹿”近距离接触。

走进新蔡。

俯瞰龟鹿养殖示范园。

菊花丛中合影。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用镜头的语言、文字的力量,记录这个时代。在记者节来临之际,11月7日,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50余名编辑、记者再次来到美丽的生态水城新蔡,开展集中采风活动,以践行“四力”的实际行动,庆祝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

采风团一行深入新蔡县城乡,先后走访了陈店镇产业园、关津乡菊花种植基地、蔡洪坊文化产业园等地,深切感受新蔡县城乡建设、发展的新气象,记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精彩故事。

致富路上“红黄紫”

在采风活动首站,记者一行来到新蔡县陈店镇,参观该镇的产业园。陈店镇位于大广高速新蔡西出口,宽阔平坦的人民西路穿境而过。

近年来,陈店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产业,先后引进了丹参、瓜蒌种植和龟鹿养殖,建成龟鹿养殖示范园、源泽生态园、万亩丹参种植基地和尚长河果业种植基地等,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走在乡村路上,田间地头晾晒着丹参,红红的根须,粗细不匀的根茎,散发着新鲜泥土的香味。

干练的镇党委书记陶玉丽告诉我们:“这一大片新鲜黄土,就是刚刚平整过的丹参种植基地,丹参种植基地有7000亩,现在正是收获季,晾晒好的丹参每斤可以卖到8~12元。丹参的花是淡紫色的,每年四五月份丹参开花的时候,紫色花海会引很多市民前来打卡。”

龟鹿药业是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近两年,县财政给予龟鹿药业一定项目资金支持,企业则将收益的6%定期返还给贫困群众。新蔡县化庄乡纪黄村村民杜新玉就是1500名受益村民之一。负责养殖场内清洁工作的他,今年50岁,因病致贫,在龟鹿药业务工以来,他不仅每月都有工资,年底还有带贫分红,已经于2018年顺利脱贫。

采摘瓜蒌的村民“瓜蒌子老王”也是2018年脱的贫。老王是陈店镇郭庙村人,因为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无法外出务工而没有经济来源。源泽生态园流转他的土地种植瓜蒌后,他开始在基地务工。“瓜蒌长熟了是黄澄澄的颜色。别看它小,可值钱,是俺们的金蛋蛋!”老王兴奋地说。

陈店镇还发展有矮秆高粱种植基地,专供蔡洪坊酒业酿酒用。农民们按要求种植高粱,蔡洪坊酒业以保护价收购,农民每亩收益3000元左右。

平整的村路,路旁开满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神采奕奕的脱贫群众,这里的秋色真美。还有致富路上的“红”“黄”“紫”。

亮“宝”菊花节

采风第二站是正在关津乡王楼村举办的新蔡县第二届菊花节。

关津乡王楼村与城区毗邻,因为水资源丰富,又离城近,这里曾大面积种植大葱、白菜。去年又按订单种植了很多水果萝卜。首届“萝卜节”“菊花节”都在这里举办。

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占地300亩,以菊花茶销售为主,卖得特别火。在去年举办的第一届“菊花节”上,该基地仅卖门票就收入20余万元。今年,该县扶贫办还在这里组织了扶贫消费展,全县24个乡镇(街道)纷纷亮出自己的“宝”——特色农产品:脆皮鸡、黑麦面来自韩集;老式果品来自李桥;卧虎桥大米、藕粉来自关津牛湾;扣肉丸子、丹参茶来自陈店;水上漂酱菜来自河坞;还有冬桃、晚秋黄梨、红心红薯……

不仅有产品,各乡镇还派出了最了解农产品、最能推销的第一书记代言人。

“……这是我们镇的特色产品果子,甜得很,尝尝吧!”戴一副眼镜,微黑的皮肤,满是笑意的脸,亲热的话语——这不是狮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吗?

“这个扣肉丸子非常好吃,又香又软,吃一口还想再来第二口,吃完再减肥也不迟……”高挑的身材、靓丽的面容,极具诱惑力的语言——这不是“网红”牛湾村第一书记谢云吗?

现场,我们还见到了关津乡党委书记、古吕街道办事处主任,扶贫办副主任……他们来不是看菊花,而是为了卖“宝”。这些为了扶贫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又何尝不是“宝”呢!

把好酒“喝”出文化味儿

采风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河南蔡洪坊文化产业园。

蔡洪坊文化产业园是该县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3亿元。园内树木苍翠、花草绚丽。沿着有着70年历史的酒文化长廊,采风团依次参观了蔡洪坊博物馆、厂区楼、三眼井、手工酿造车间、老窖池、藏酒车间,听蔡洪坊的故事,品着蔡洪坊美酒,采风团度过了一个别样的记者节。

酿造车间是企业的核心部位。据该企业总经理王永华介绍,发酵容器泥池老窖是酿造蔡洪坊酒的宝贵资源,自明朝万历年间生产以来,历经400余年,其间窖泥微生物不断繁衍生息、吐故纳新,形成了强壮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蔡洪坊酒的“人工老窖技术”对全省酿酒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藏酒车间是蔡洪坊酒业的“重地”。酒窖内四季恒温、全部采用优质陶坛,储区内合计有10000余个酒坛,储存最早的酒坛已有70年。一排排整齐的硕大酒坛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震撼在场的所有人。

董事长李华伟介绍了酒业发展历程、辉煌业绩及营销战略后,重点阐述了蔡洪坊酒业文化名片与商品名片的渊源。他开阔的思维,风趣的语言,饱含古蔡、仪狄文化的一片赤子之情溢于言表,获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在行业内成绩卓然的蔡洪坊酒业,非常注重酒文化的传承。“蔡洪坊老窖池群”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蔡洪坊酒文化产业园被国家旅游总局授予AAA级旅游景区。蔡洪坊酒业还积极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蔡洪坊酒酿造传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蔡洪坊老窖池群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2018年起,该县以蔡洪坊为基础,开始了仪狄文化之乡创建工作。10月31日,专家组刚刚在这里开过仪狄文化之乡论证会。

仪狄文化园的强势推进、古老的窖池、三眼井传说、酒文化博物馆、三千年的蔡酒文化,为现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选题。

在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中,记者们与新蔡县的基层干部、扶贫名人、村民等面对面交流,了解该县“十三五”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用实际行动践行媒体记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采写的文章才会有温度和力量。”记者许伟说。

“我一定继续努力,进一步练就更多看家本领,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青年记者董凡说。 

(梁灵芝 曾富强)

“蔡洪坊”杯“践行四力 记者蹲点”新闻作品大赛颁奖活动举行

本报讯(记者 梁灵芝)11月7日,驻马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蔡洪坊酒业有限公司主办的“蔡洪坊”杯“践行四力 记者蹲点”新闻大赛颁奖活动在河南蔡洪坊文化产业园举行。

近年来,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践行“四力”,举行了“践行四力 记者蹲点”新闻大赛,在各县区设置了蹲点乡村,要求编辑记者入住蹲点,深入挖掘基层脱贫攻坚典型事例,在《驻马店日报》重要版面开设固定栏目刊发。两年来,编辑记者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基层、深入采访,用脚走、用眼看、用脑想、用心写,采写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版面。

经过层层筛选,评委会从几百件参选作品中评出34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8篇。

在颁奖仪式上,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要求全体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四力”建设要求的时代意蕴,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四力”建设,站稳立场,拓宽视野,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鼓与呼。

河南蔡洪坊酒业有限公司热心公益,给予本次大赛大力支持。近年来,河南蔡洪坊酒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豫酒振兴”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产能规模、技术创新、品质保障、营销转型、品牌塑造、文化建设等方面大踏步走在了豫酒企业的前列,为地方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市对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提供 吴 波 李 旻 陈 司 郭连山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