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阵地建设结硕果 文化繁荣遍地花

2022-09-13 08:3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为厚植文化繁荣的土壤,西平县在培养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组织、引导有文艺专长的专业和业余骨干,以及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工巧匠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文艺辅导、组织文化活动,全面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艺创作呈现井喷式发展,每年都有数百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新的戏剧剧目...

《金凤归来》开机仪式。

市、县领导在牛昌村调研。

大铜器表演活力四射。

老王坡成为网红打卡地。

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谢文华

近日,走进古老的柏国大地,城镇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窗明几净,图书、阅报栏、棋牌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人们或在阅览室读书看报、或听各种科普讲座、或排演各种文艺节目。入夜的柏城古镇华灯璀璨,街巷广场跃动着人们跳健身操、交谊舞的婀娜舞姿;各街道的舞台上锣鼓阵阵、歌声飞扬,正上演着“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节目,呈现群众文化活动一派繁荣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和需求迅速增长,并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为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和成果,西平县委、县政府决定从阵地建设入手,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文化繁荣发展搭建好基础平台。西平县以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为契机,采取政府和社会多渠道筹资的措施,先后筹资10多亿元,展开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过改造提升,县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达到国家一级馆和二级馆标准;实现了全县16个乡镇、3个街道,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国有农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按国家标准建成达标,建筑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具备“三室一厅一广场”的基本功能,全部配备了相应设备,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县287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起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广场舞台。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三室一厅一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夯实了基层文化阵地。全县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及行政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按国家规定时间对群众免费开放,实现了县图书馆、乡镇和村级图书室全覆盖。同时,还探索了城市社区和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建设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等近10处;在权寨镇郭庄村建设了文苑综合文化服务合作社等,对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群众文化组织方式和形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西平县还加大了在城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策划创意,以文化资源为内容、嫘祖文化为龙头品牌、打造“花海旅游新城”为目标,建设了以寻根祭拜、农耕文化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主题的大规模嫘祖文化主题公园;全面实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生态工程;实施幸福渠、龙坑湖、皇坑湖、嫘祖文化苑南湖、仙女湖、罗成湖、凤鸣湖“一渠六湖”治理工程,进行嫘祖海棠园、嫘祖生态园、人民公园、南城河公园、柏国文化园、冶铁铸剑园、法家文化园等主题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海棠的引进种植和嫘祖海棠园的建设,沿洪河、嫘祖河沿岸种植了15万株成型海棠,绵延11公里的海棠长廊,有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北美海棠等30多个种类,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棠花景观,与嫘祖文化苑相互映衬配合,成为展示西平县文化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园区,打造了亮点纷呈的新城区景观。连续多年举办的“嫘祖故里拜祖大典”“中华母亲节”和“海棠文化节”,使嫘祖故里和“花海旅游新城”两大核心品牌大放异彩,为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搭建了基础平台。正是在此基础上,西平县在2019年被认定为全市唯一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

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西平县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出台各种扶植激励措施,努力繁荣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政府的大力协助推动下,全县各类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2016年不足200个发展到目前890多个,相对固定成员9800多人,表演内容有戏剧、曲艺、广场舞、舞龙、舞狮、高跷、腰鼓、大铜器表演等。县文化部门联合妇联等单位在全县开展组建“向阳花”文艺表演队工作,建立“向阳花”文艺表演队285支,达到每个行政村(社区)一支文艺表演队目标。同时,西平县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大对民间艺术团队的引导培训、扶持激励力度,使社会文化焕发了生机活力,全县每年举办各种公共文化活动3600多场,民间文艺团队成为繁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形成了文化繁荣的强大活力。

千方百计繁荣群众文化、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是西平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县文化部门大力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戏剧下乡工程,电影公司和县柏国演艺有限公司每年深入乡村放映公益电影和送戏下乡1000多场,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电影和戏剧。多年来,西平县还连续举办全县农民广场舞大赛、农民业余剧团汇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群众参加。在政府的支持下,各乡镇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艺汇演、书会、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县“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100多场,惠及群众4万人次;农村业余文化团队演出8900场,受益群众50万人次;放映公益电影426场,惠及群众4300人次。今年春节,举办了第39届大铜器比赛和农村业余剧团调演活动,全县69支业余剧团共演出剧目700多场,吸引了数万人次群众参加活动。为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向纵深发展,县文化部门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阵地,建立了西平县童声合唱团、“夕阳红”老年合唱团、“丽雅”少儿舞蹈团、民族器乐团、老年诗词协会、西平县老年秧歌队等群众文化社团,民俗、歌舞、器乐、美术等培训市场繁荣,年年举办大铜器传习、声乐、健身操(舞)等培训,县文化馆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常年开办钢琴、电子琴、舞蹈、美术等培训班,经常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展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为厚植文化繁荣的土壤,西平县在培养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组织、引导有文艺专长的专业和业余骨干,以及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工巧匠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文艺辅导、组织文化活动,全面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艺创作呈现井喷式发展,每年都有数百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新的戏剧剧目排练上演、在国内省内获奖数10项。全县省级以上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40多人,被文学界称为“西平现象”;省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达97人,作品20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大赛获得最高奖励“兰亭奖”,使西平县成为名扬省内外的书法之乡。为配合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西平县还组织专业人员和团队,新编创作了大型现代豫剧《金凤归来》,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五届“文华杯”戏剧大赛,获得了剧本创作、剧目演出、导演、舞美、灯光五项一等奖,个人奖项达13个,受到省内外专家和评审团高度赞扬,提高了西平县文化艺术知名度。今年7月8日,由《金凤归来》改编的戏剧电影《农家女儿》开机仪式在出山镇牛昌村举行,目前该影片拍摄工作基本结束,已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即将在全国上映。

十月金秋,西平县的文化建设开出异常馨郁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由县委宣传部提供)

扫码看视频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