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情感

抬着担架下楼梯

2022-10-13 08:4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付 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多次参与抬担架的护士大姐动情地对我说:“小余,你知道吗?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电梯已经普及,医院还配备了“手术专用梯”,“抬着担架下楼梯”的场景已不多见。

□ 余永亮

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家小镇医院担任麻醉医生。手术室在三楼,病房在二楼,由于没有电梯,手术后的病人通常由医生和家属齐心协力抬进病房。无论是刚放下手术刀的医生,还是看似柔弱的护士,抬担架成了“必修课”。

小镇医院没有大手术,剖宫产、阑尾炎之类的下腹部手术最为常见。每台手术结束时,护士会把事先准备好的被褥铺在担架上,再叫来病人家属。在护士的指挥下,我们先小心翼翼地把病人从手术台转移到担架上,然后抬着担架送病人返回病房。如果是平路倒也不难,最难的是从三楼到二楼有两段楼梯,身强力壮的男医生或家属控制着担架的前面和后面,护士举着吊瓶。下楼梯时,走在前面的人需要挺直腰杆,把担架高高扛起,后面的人则需深深地弯着腰,把全身的力气凝聚在手臂上,尽量把担架放低,还要观察前面的步伐,以保持步调一致。虽然楼梯呈斜坡形,但在大家的配合下,既能保持担架平衡,又不会来回地晃动病人。直到把病人安全地送到病床上,我们才能松口气。

刚上班那几日,护士大姐不敢让我单独抬着担架走在前面或后面,我的任务是在下楼梯时做些辅助工作,比如用手托着担架中间的部分。有时,护士大姐开玩笑地说:“瞧,这抬担架可不比打麻醉针简单啊!”我轻描淡写地应道:“没事,这是锻炼臂力最好的方法了。”虽然表面故作轻松,可每次抬担架之后,我的胳膊都酸痛酸痛的。

记得那天中午,一台急诊剖宫产手术之后,由于产妇的丈夫在外打工不能及时赶回,在没有男家属的情况下,护士大姐第一次安排我担当起了“主角”。深呼吸、铆足劲,我抬着担架走在前面,两位刚做完手术的产科医生走在后面,负责担架后方。该下楼梯了,我用力把担架扛在肩膀上,一步一步地下台阶。可是担架越来越重,右胳膊还能勉强支撑,左胳膊却渐渐地使不上劲儿了。有经验的护士大姐把吊瓶交给家属,为我分担些压力。十几个台阶,我走得气喘吁吁却丝毫不敢放松。眼看就要到二楼了,不知是经验欠缺还是力气不足,随着右脚的意外踩空,护士大姐高声喊道:“小心!”顿时,我觉得担架上的产妇有摔下来的危险,再加上踩空瞬间极度紧张,失去平衡的我一下子蹲坐在了楼梯上,右脚踝一阵阵剧烈疼痛。那一刻,护士大姐迅速接住了担架前方的钢管。而我,先用胳膊死死地托住担架,接着上半身倾斜并顺势把右前方的钢管滑到我的右肩上,再用肩膀往上使劲一扛,担架上的产妇安然无恙。

很快,得到消息的同事帮忙把产妇抬进了病房。第二天的医院例会上,刚参加工作的我得到大家的一致表扬。多次参与抬担架的护士大姐动情地对我说:“小余,你知道吗?其实咱医院手术室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胳膊没劲儿时,就用肩扛……”听她这么说,虽然我的肩膀和脚踝依然疼痛,但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时光荏苒,一晃好多年过去了。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电梯已经普及,医院还配备了“手术专用梯”,“抬着担架下楼梯”的场景已不多见。可我清楚地记得,就在那天中午,当同事们抬着担架送产妇回房时,崴了脚的我静静地坐在楼梯上,忍着疼痛回过头来,认真地数着台阶并牢牢记在心里。

责任编辑: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