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营人民法庭:诉前调解化纠纷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吕晗永)2月15日,西平县人民法院五沟营法庭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两个因误会产生纠纷的朋友冰释前嫌,重拾友谊。
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李某先后五次借钱给朋友康某用于资金周转,累计金额5万元,2022年7月康某偿还李某4万元,却因为和自己记录的账目不符因此对最后一张1万元的借条真实性存疑,双方因此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多次协商未果后,李某无奈将朋友康某诉至法院。五沟营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前,先是告知双方当事人调解原则、调解纪律、调解程序,随后进行调解。
“这个借条上的公章存在问题,而且我的账本上没有这笔进账,我们两口子都想不起这事儿,俺怎么可能欠钱不还呢。”在五沟营法庭,被告康某和妻子向承办法官倾诉着自己的满腹苦水。
听到康某的阐述,李某当即不乐意了:“你用钱的时候我可没有说过‘不’字,还钱的时候磨磨唧唧,不信这借条是真的你去鉴定啊。”
听到李某的表态,康某和妻子瞬间情绪激动,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调解陷入僵局。
“这么吵也吵不出个结果,大家喝口茶‘降降火’,不妨先听我们说几句。”随着当事人双方争吵愈加激烈,法官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对双方进行法律宣讲,现场气氛逐渐缓和了下来。随后,法官采用“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劝说双方当事人。一方面,法官对康某说:“李某年事已高,家庭经济拮据,目前劳动能力有限,今后生产生活存在巨大困难,你再仔细想想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另一方面,对李某说:“此次事件的发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你们以前关系不错,要不然你也不会借钱给他,双方都冷静冷静,先把主要问题解决。”
在法官的劝说下,康某同意支付1万元本金和相应利息并现场扫码支付,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五沟营法庭坚持诉源治理的创新理念,有效互动,相互配合,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使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切实发挥作用,为服务乡村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代廷伟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