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窥天》序

2023-08-07 10:51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宋东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有时是因思考的深入,在学习中突然找到答案;要写一般的散文,甚至是文化散文,比较容易。可以说,对天地人生的追问,对终极问题的关怀,最能提升作者的生命维度,也最能提升文章的精神品级,当然,也最能获得读者心灵的广泛的共鸣。吾生也有涯,认知亦有涯,天地也无涯,天地之奥秘亦无涯。

陈洪彦

最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诗歌,写散文,写评论;绘景,记事,抒情,也论理。一路走来,且行且思,且思且写,于是在2005年出版了第一本文集《让蝴蝶在心头翩跹》。这本书里有自己过去包括年轻时写的一些新诗,更多的是散文以及教育评论和文化随笔。过后看看,自己最满意的几篇,都是有着本人独到思考带有哲理意味的散文。从这时起,心中便埋下一粒种子:将来要出本含有哲学思考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专集。

后来,一直有意识地想多写这类文章,但这又谈何容易?一是这类文章需要格物致知,就是把某个问题想透彻,否则便无从下笔。二是这类文章需要大量材料来作支撑,而自己尚才疏学浅。三是这类文章的关键是得写出新意,起码也得在某几个点甚至是一个点上有创新,否则人云亦云,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虽然写来艰难,但仍然心存一念,遇到偶有灵感,便决不放过,到了2008年出版自己的第二本文集《天地寸心》时,书名便已有了天地人的意思了,而里面的篇目分类又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了,但遗憾的是里面也没有几篇真正窥探天地人奥秘的文章。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浮躁渐渐褪去。自己的人生又经历了一些事情,促使自己在反躬自省的同时,更深入地去思考宇宙人生。这时又重新拾起了当年几度拿起几度中断的书籍:我从《周易》里琢磨阴阳变化的规律,从《道德经》里参悟天地大道并思考该如何依道而行,从《庄子》里领会在不堪的现实里怎样高贵而快乐的活着,从《论语》《孟子》中学习自强不息、正道直行的精神,从《黄帝内经》里体察生命的奥妙与养生的道理,从《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里学会换一个角度甚至维度来重新打量世界……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有时是因学习的深入,在某个点上突然开悟;有时是因思考的深入,在学习中突然找到答案;也有时是对某个问题有认识,就在书籍里寻找理论的支撑;也有时看到别人的观点或文章不认可,促使自己重新思考,一次不行两次,有时甚至过了两三年才终于恍然。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这样一路走来,加上过去写过的几篇,渐渐就有了六十多篇,也终于够出一个集子。

要写一般的散文,甚至是文化散文,比较容易。但我想,我能写,别人也能写。即便是见识稍微高一点,文采稍微好一点,也很难有大的突破与超越。而别人读过,顶多只是短暂的会心一笑,留不下深刻的记忆,更影响不了别人的生命。这就更坚定了我写“窥天”系列的决心。天地茫茫,过往滔滔,众生芸芸,万物纷纷。而我要以随笔的形式,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力所能及地揭示其中的部分奥秘。这一方面是让自己提升和开悟的必需,一方面可以让有耐心有悟性的朋友,每读过一篇,都心头一震,突然明白天地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生命的某个方面的道理。而且这种道理,不是鸡零狗碎,不是婆婆妈妈,无关柴米油盐,无关爱恨情仇,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大道。

探寻世界,追问生命,自古有之,而且绵延不息。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提升了屈原人生的高度,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问天的典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这仰天一叹,让他从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升级为一个悲天悯人的思想家。“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因思考广辽而悠远便让《春江花月夜》一峰独秀、出类拔萃,成为“孤篇盖全唐”的千古绝唱。苏轼《赤壁赋》中,脍炙人口的,不仅仅是其写景抒情的句子,更有其对时与空、水与月、天与地、物与我的思考与议论。可以说,对天地人生的追问,对终极问题的关怀,最能提升作者的生命维度,也最能提升文章的精神品级,当然,也最能获得读者心灵的广泛的共鸣。

不过,“天意从来高难问”。宗白华说:“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又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歌德说:“单靠人的能力是不能衡量宇宙的一切活动的。凭人的狭隘观点,要想使整个世界具有理性,那是徒劳的。”问天已很不易,窥天又何其难哉!一方面是出于探秘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深刻明白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即便十分艰难,即便别人也未必理解,还是不自量力,“知其不可而为之”。毕竟,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写作的过程中虽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整合引用了别人的一些现成的认识和结论,但在此基础上,还是要力争写出自己独到的思考,力争让自己的文章闪现出更多新颖的亮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吾生也有涯,认知亦有涯,天地也无涯,天地之奥秘亦无涯。而本人能做的,只能是试图从某个熟悉的角度,用自己微弱的思维之光照亮天地人的某些微不足道的区域,是为《窥天》。

责任编辑:宋东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