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强制扫码”判赔5000元,动真格更管用

2023-11-22 09:32 来源: 新京报评论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某餐饮公司的所作所为,就是舆论诟病的“强制扫码”,即消费者扫码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才能线上点餐;其一,该餐饮公司未告知可以人工点餐,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手机一扫,即刻下单。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近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三中院针对由此引发的一例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作出了终审判决——商家赔偿5000元!

这一案件大致案情是,消费者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手机扫码方式进行点餐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孔某发现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其会员,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孔某无法自行删除,遂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赔偿相关损失等。

某餐饮公司的所作所为,就是舆论诟病的“强制扫码”,即消费者扫码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才能线上点餐;若不同意授权商家获取前述信息,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餐饮业,还存在于停车场、发票开具等领域,被称为“霸王条款”。

而相比之下,此次涉案公司不是一般的霸道。

其一,该餐饮公司未告知可以人工点餐,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其二,只有扫码才能线上点餐,侵犯了消费者选择权;其三,未经消费者同意非法收集、存储个人信息,侵犯了个人信息权益。这种现象在餐饮业很常见,但很少见消费者起诉维权。北京三中院做出的判决,既给了涉事餐饮公司一个教训,也给其他餐企以警示,并为类似维权行为注入信心。

现实中,尽管商家“强制扫码”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中消协今年6月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多地消协也发出对“扫码强制关注使用”现象的劝喻,但仍有不少商家顽固不化。究其原因,“强制扫码”获取个人信息可用于精准营销,消费者大多选择了默认,而涉事店铺又往往得不到应有处罚。

虽说舆论的谴责、消协的提醒,也能对部分商家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但真金白银的处罚显然更让商家印象深刻。所以,消费者遭遇“强制扫码”,要勇于通过投诉、仲裁、起诉等方式向商家维权;各地司法机关也要先依法对侵权商家作出判罚。另外,各地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作为。

只有各方共同对“强制扫码”说“不”,才能倒逼餐饮、停车等行业告别这种侵权现象,回归规范化发展。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