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让甲骨文“活”在当下甲骨新话

2024-03-13 11:41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通过甲骨文进行汉字识字教育,在学好、用好汉字的同时,也可了解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让甲骨文“活”在当下

——访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杨军辉

undefined

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内,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商代铸铜场景,并通过多媒体与青铜器互动。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刚刚开馆不久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涌现出不少关于甲骨文的创意作品,比如,大河财立方创意融媒体产品《甲骨文“豫”见全国两会》。该视频以“AI+视觉创作”为载体,选取日、食、行、游、生、创、奋、新等8个甲骨文字,给出了新时代下的新解读,从农业、交通、文化、新兴产业等方面展现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画卷。

甲骨文由“绝学”变“显学”

“用最新的AI技术赋能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令人耳目一新。”3月12日,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杨军辉说,甲骨文不应只是学者的象牙塔,推广普及甲骨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被大众理解、领会、熟悉。把甲骨文由“冷门”变成“热门”,由“绝学”变成“显学”,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让这门学科长久地传承下去,甲骨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被赋予时代精神,焕发新的活力。

让杨军辉深感欣慰的是,近年来,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甲骨文正从“绝学”变“显学”。在安阳师范学院,建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这是世界上资料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免费向全世界开放,在为各地学者提供研究数据的同时,也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甲骨文。同时,创建甲骨文特色学校,让甲骨文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安阳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内处处可见甲骨文文化长廊、甲骨文课程等。

普及甲骨文知识,传承汉字文化,中国文字博物馆可谓下足了功夫。从2014年起,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开辟的甲骨学堂,几乎场场爆满。截至目前,其社教团队共打造了12个系列、160余节文字文化和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先后举办汉字科普教育活动1500多场,近6万个家庭参与甲骨学堂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让甲骨文走进学堂

此前,杨军辉围绕“甲骨探源”写过数十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字”的真相》《“汉”字》《“我”从哪里来》等等。他深有感触地说,甲骨文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汉字童年时代的样子,不仅保留了汉字最单纯、最原生态的可人之处,更暗含了汉字系统的构形理据和文化基因。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充分认识甲骨文在汉字识字教育中的地位。

其实,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老师们通过由形及义、由义求形、由义断音、由音测义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甲骨文识字规律,深入了解甲骨文演变成今日汉字的相关知识,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杨军辉看来,甲骨文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语言文字材料,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许多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它记录了先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凝结着古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心血,是我们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如,甲骨文从“示”之字,反映了古人的神鬼观念、宗族意识;甲骨文从“宀”之字,反映了古代的建筑文化;一些从“女”之字,反映了我国的姓氏起源等等。通过甲骨文进行汉字识字教育,在学好、用好汉字的同时,也可了解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字里有戏”剧本杀活动,备受欢迎。活动中,50多名青少年扮演着各种角色,如书法家、考古学家、美术老师、博物馆志愿者、古董收藏家等,他们通过解决各种历史事件,来解锁文字的秘密,探索历史的真相。

“此次活动分为‘陶文之谜’‘甲骨占卜’‘青铜荣耀’‘盟书之约’‘三体传承’五个部分,通过推理、猜测、交流的游戏方式,让青少年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汉字、感受汉字魅力。”杨军辉说。

2022年11月,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的建成,这里成了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变得可感可触。甲骨文表情包、丝巾、魔方、十二生肖盲盒、文创冰淇淋等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以及风靡校园的甲骨文体操,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古文字正在借助新技术、新创意“活”在当下,融入百姓生活,充满勃勃生机。

杨军辉说,正是因为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力量,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历史发展演变成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书写了一部皇皇中华文明史,奠定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