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秀外慧中英姿女
记者 许静
在西平县嫘祖镇后陈庄村,有一位叫陈秀英的老人,1921年7月16日出生,22岁嫁入嫘祖镇李寨村张老庄,如今已经103岁了。老人仿佛深得嫘祖真传,幼时起,植桑、养蚕、纺花、织布、制衣,样样在行。
陈秀英生活照。
8月2日,在陈秀英老人的女婿王献军的带领下,记者和县妇联主席刘琼、团县委书记杨庚泽一起来到陈秀英老人家中。一见到她,记者就被惊艳到了!老人远看白发如雪,近看发丝如银,闪烁着温柔的光泽。记者不禁想起苏轼的名句——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
心灵手巧学嫘祖 缫丝制衣样样精
陈秀英老人膝下有一儿一女,目前该老人跟随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老人美丽端庄,心灵手巧,善良贤惠。记者问她一些女红,几乎没有不会的。
回首往事,老人思路清晰,她拉住记者的手,向记者讲起那尘封的过往……
“小时候家里穷,到了上学的年龄,没有上学,在大人的引导下,学会了养蚕、纺花、织布。看到纺花织布能换成钱补贴家用,心里也很高兴。记得那时,自己一纺花就是半夜,一织布就是一宿,勤劳是从小养成的。”老人娓娓道来。
老人心灵手巧到啥程度?从纺花到织布、从打浆到锤布,经过“千锤百炼”,做成制衣的布料,然后绞布、剪裁、缝制,一气呵成。还有,想穿啥颜色的?老人还会染布。
年轻时的陈秀英(图片由老人的女婿王献军提供)。
“我们兄妹4个,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我做的,特别是过年,必须保证一个人一身新衣服,要不过年走亲戚没新衣服穿会被人家笑话。嫁到婆家后,我还继续做衣服,前些年我还经常盘扣子、盘图案、扎花,左邻右舍常来向我请教。”老人说这话时面带自豪。她的故事分明在告诉我们:年龄只是个数字,并不代表你的生活就此躺平,只要热爱生活,平淡的日子里也将充满无限美好的可能。
“我也会做中式的对襟服装,不过,那个工序稍微复杂些。”老人说。
知书达理学嫘祖 书香氤氲传家风
老人的老伴于2015年3月去世,提起老伴,老人眼中闪烁着泪光。记者开玩笑问老人,老伴年轻时帅不帅?老人幸福地笑了:“长得好看,心眼也好,我比他大两岁,一点都没嫌弃我,倒是被他疼爱了一辈子!”
陈秀英说,她老伴叫张国勋,是一名教师,女婿王献军现在嫘祖镇中心学校教书,女儿张连娥也在嫘祖镇教过书,外孙女王静思现在嫘祖镇邵庄小学教书,加上自己的父亲也是教书先生,可以说是教书世家,书香门第。
书香濡养后人,书香浸润家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家风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也影响着陈秀英一家人。
采访中,老人的重外孙高翼展不时给老人捏背、捶肩,问太姥姥渴不渴,饿不饿,画面十分温馨。
陈秀英老人告诉记者,她老伴张国勋乐善好施,喜欢仗义助人,他在嫘祖镇教书时,亲戚朋友遇到难事都爱去学校找他。一次,一个叫国祥的邻居去了学校,见到张国勋欲言又止,张国勋知道了他的来意,二话不说找同事借了钱给他:“兄弟,啥也别说了,有困难随时来找我。”
每年进入腊月,张国勋就开始采购笔墨纸砚,这是张国勋多年的习惯。新春佳节,邻居们纷纷向张国勋讨要他写的对联,对此,张国勋从不推辞,气定神闲,袖子一撸,刷刷刷,一幅幅字迹遒劲的对联应运而生。写对联时,陈秀英要在一边帮忙铺平纸张,伺候笔墨,两口子就这样一直写到腊月二十八。
“我的老伴很有才华,人也善良。”老人话语中蕴藏着无限的深情。
“写对联要钱不?”记者问。
“要啥钱,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让写是看得起咱啦!”陈秀英老人说。
陈秀英老人告诉记者,她老伴年轻时去武汉读书,回乡后当了一名教师。由于老伴多年忙于工作,所有的家务都落在她身上。
“1958年打大坝,在潭山水库用筐子抬泥巴把肩膀都磨破了……想想原来的苦日子,真没想到能活到现在,还能活到百岁。”忆起从前,老人的眼里泪光闪闪。
人美心善学嫘祖 世间大爱 让人动容
在老人的女儿家里,记者发现了老人70年前的照片。照片中,陈秀英貌美如花,穿着自己做的小褂,衣领上自己绣的花灿若云霞。清丽脱俗的容颜,温润高雅的气质,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奶奶,您知道您年轻时多漂亮吗?可能是像您的祖上嫘祖吧!”记者由衷称赞。
“不漂亮,不漂亮!”老人含笑羞涩低头。
记者又看到了陈秀英兄妹4人的照片。据王献军介绍,他岳母家有长寿基因,陈秀英的大哥陈景顺于2023年春节前去世,享年103岁,100岁时还能打大铜器;陈秀英的弟弟陈景宇,如今已93岁高龄,身体健康,现在还能在自家菜园种菜;陈秀英的妹妹陈英兰,如今也已89岁了,仍能做家务,身体很好,和姐姐陈秀英每隔几天通一个电话,两位老人一聊就是半个小时。
“俺娘命大,2023年春节前,俺娘101岁,患急性心梗,我们都觉得那次难熬过去,没想到在博雅医院抢救治疗20多天后,居然脱离了生命危险。”王献军告诉记者。
采访中,老人的女婿把记者拉到一边悄悄说,他岳母一生不曾生育,抱养了一双儿女,老人把他们视如己出,疼爱有加,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并非亲生。直到结婚以后有亲戚开玩笑说,你妈把你们抱回来养你们如何艰辛艰难,女儿和儿子才如梦初醒。明白了身世的他们,更加深深理解了家的温暖和母爱的力量。
听着老人女婿的讲述,听着他一口一个“俺娘”地叫着,记者的眼睛湿润了。老人为一双儿女付出了一生,他们也照顾了老人一世,这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更让人动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王献军说,为照顾老人,妻子关闭了正在经营中的饭店;为照顾老人,他交代女儿做饭要根据姥姥的喜好去做;为了保证老人营养全面、荤素搭配,就连家里的水果也是给老人煮着吃,用老人的话说:“闺女女婿、儿子和儿媳妇都很孝顺,家里的小孩儿也都是围着我转,你说,我不长寿谁长寿?”
嫘祖庙里寻根源 嫘祖美德永传承
“奶奶,您知道嫘祖是谁吗?”采访时,记者问老人。
“当然知道,是俺董桥的老妮子,每年的三月初六俺都去祭拜她!”陈秀英老人郑重其事地告诉记者,嫘祖是她邻村的。
带着一份好奇,带着对嫘祖的敬意,记者和老人的女儿女婿以及嫘祖镇副镇长朱超凡一起带着老人前往嫘祖镇嫘祖庙。
汽车的颠簸中,老人像孩子一样满脸喜悦:“好久没回老家了,从前是一星期回去一次,现在年龄大了,闺女不让我回去。”老人一边欣赏着车窗外的庄稼和花花草草,一边对记者说。
说话间,已经到了嫘祖庙。老人在闺女和女婿的搀扶下,在嫘祖庙周围转了转。抬头望着庙堂,老人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此刻,这位美若嫘祖的西平女子,这位善如嫘祖的百岁老人,仿佛在和母亲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嫘祖虽已远去,却把博爱和善良烙印在后人的骨子里。陈秀英纵然年逾百岁,可在她脸上、在她身上、在她的故事里,依旧散发着嫘祖传承下来的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恍惚间,仿佛嫘祖就在炎黄儿女身边,就在华夏子孙心里。原来,她一直在惠泽着百姓苍生,一直不曾远离故里西平。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