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驻马店老区

胡友禄:豫南烽火炼就的“铁骨硬汉”

2025-07-25 08:38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已成长为革命骨干的胡友禄与同伴在刘店组织抗日保乡会,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挑饼少年到抗日勇士,从铁窗硬汉到建设尖兵,胡友禄用一生诠释了“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的革命真谛。

记者 王家恒   

在豫南革命的烽火岁月里,有这样一位革命战士,他个子不高,却浑身是胆;出身贫寒,却心怀家国。他就是从确山县刘店镇胡洼村走出来的胡友禄,他用83年人生书写了一段从贫苦少年到革命硬汉的传奇。

1914年,胡友禄出生在确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丧母、13岁丧父的苦难童年,让他只能靠给人做工维持生计。1927年,13岁的胡友禄在确山农民暴动的浪潮中找到了人生方向,他给围攻县城的农民革命军挑送大饼,跟着宣传队走村串户,喊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刘店秋收起义时,这个半大孩子成了侦察员和联络员,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送信,稚嫩的肩膀早早扛起了“革命大旗”。

1929年,积极投身革命的胡友禄加入共青团,两年后正式加入赤色游击队。他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为游击队提供关键情报,帮助部队屡建奇功。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已成长为革命骨干的胡友禄与同伴在刘店组织抗日保乡会,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在担任刘店区委书记期间,胡友禄像一颗钉子扎在敌后,一年间发展党员100多人,建立15个党支部,把乡保政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为组建抗日武装,胡友禄动员群众集资买枪,带领自卫大队在信阳龙井、薛场与日伪军激战,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终击毙日伪军34人。

确山沦陷后,他率部开辟汝确边区,成立刘店区抗日民主政府。在这期间,胡友禄在四座楼包围反共会议现场,当场缴枪100多支;他又利用日军与保安团的矛盾,巧妙赶走了汝南八区驻李寨保安团;接着又粉碎了日军扫荡,亲手除掉日伪乡长秦德元。战友们敬佩他作战勇猛、机智灵活,又因他个子不高,给他取了“小钢炮”这个绰号,这个名号在豫南抗日战场上传为佳话。

1947年农历二月,为寻找解放军伤病员,胡友禄不幸被国民党军逮捕,押送至信阳的国民党反共司令部。在长达83天的牢狱生涯中,叛徒指证、严刑拷打、三次越狱未遂被打昏,敌人用尽手段想让他屈服,却始终没能从这个硬汉口中得到任何情报。

农历五月初八深夜,被押往确山途中的胡友禄趁敌兵瞌睡,磨断绳索奇迹般逃脱,回到工委机关的他来不及养伤,又带领游击队驰骋在汝正确边境。他们智取石滚河乡,活捉恶霸地主,配合大军歼灭保安队,短短数月就将队伍发展到300多人——从此,“小钢炮”的名号在敌营中闻风丧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友禄转身投入家乡建设,从上蔡县副县长到信阳专区副专员,他始终保持着革命时期的拼劲。晚年的胡友禄伏案撰写近十万字的回忆录,将那段烽火岁月的细节娓娓道来。1997年,这位83岁的老战士走完了传奇一生,但他在枪林弹雨中锤炼的革命精神,早已融入豫南大地的血脉,成为后人铭记的红色印记。

从挑饼少年到抗日勇士,从铁窗硬汉到建设尖兵,胡友禄用一生诠释了“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的革命真谛。那“小钢炮”的绰号,不仅是对他作战风格的形容,更是对一位共产党人钢铁意志的最好注解。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