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出行成为全民共识
摘要:适时开展“文明交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交通规则的普及,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现代文明实践,它呼唤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责任担当,共同构筑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 李晓星
外卖骑手与时间赛跑不看红绿灯,小学生过马路看不懂交通指示,农用机动三轮车横冲直撞,这些交通安全隐患,不仅成为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绊脚石,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也是每个家庭永远的伤痛。
适时开展“文明交通”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交通规则的普及,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现代文明实践,它呼唤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责任担当,共同构筑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文明交通建设需要重点群体的示范引领。公交司机、出租车驾驶员和外卖骑手作为“车轮上的群体”,其行为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外卖行业,因其工作特性容易产生交通违法行为,更需要平台企业与交管部门形成合力,将速度与安全统一起来。
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意义。儿童时期形成的交通安全意识将伴随人的一生,让“知危险会避险”成为必修课,就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明交通的种子。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如同铺设文明交通的路基,虽然见效慢,但影响深远持久。
农村地区的文明交通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的创新。与城市不同,农村交通具有农用车多、道路条件复杂、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比如,用“农村大喇叭”等农民熟悉的媒介传播安全理念,能让宣传更快捷更有效。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适应宣传对象,农村文明交通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城市模式,而要充分尊重农村实际,用农民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的方式进行引导。
文明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从“全国交通安全日”的集中宣传到日常的持续教育,从重点群体的示范引领到全民参与的自觉践行,文明交通的种子正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
展望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新技术的发展,文明交通的内涵将不断丰富,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核心价值不会改变。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从每一次礼让、每一分耐心、每一点文明做起,共同描绘“车让人、人守规”的和谐交通画卷,让文明出行成为新时代的亮丽风景线。(转自2025年8月4日《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