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守护“中原粮仓”——我市上下联动筑牢抗旱防线保秋收

2025-08-12 10:23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新蔡县各乡镇(街道)成立的抗旱互助队深入田间、排查旱情,解决群众水源、灌溉、技术难题;精准施策,抗旱减灾不松懈 当前,全市上下持续绷紧抗旱保秋这根弦,密切关注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坚持科学精准施策,抗旱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记者 陈诚

自6月27日以来,我市遭遇持续高温晴热天气,降水较常年严重偏少,截至8月4日,有39天无有效降雨,旱热叠加造成秋作物受旱。面对这一关乎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大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闻令而动、协同作战,迅速打响了一场保秋粮、稳民生的抗旱硬仗。值得关注的是,8月5日至10日,全市迎来自然降水与局部人工增雨协同作用的甘霖,为缓解旱情发挥了关键作用。

高位推动,构建高效指挥体系

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站位粮食安全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将抗旱保秋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心构建“三个一”高效抗旱领导机制:

“1个抗旱工作中心”统揽全局。市委、市政府高频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抗旱保秋工作。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持续深入各县区田间地头,一线调研、现场指导,传递决心、凝聚力量。

“1个抗旱调度制度”精准决策。建立“日调度”工作机制,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农业农村、水利、供电、气象等部门每日会商研判,科学统筹调度全市抗旱保秋资源与行动。

“1个领导分包机制”压实责任。实行市级领导分包县区责任制,各位市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导落实,确保抗旱措施直达田间地头。

部门协同,凝聚抗旱强大合力

各职能部门聚焦核心需求,立足本职、通力协作,释放联动效能,形成抗旱保秋的强大合力。

资源保障强基础。市农业农村局扛牢主责主业,全力强化抗旱资源保障与措施落实,成立10个调研指导组和10个专家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针对玉米抽雄吐丝期、花生开花下针期、大豆开花结荚期等关键生育阶段,印发《秋粮生产管理技术意见》《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并通过电视台专题节目广泛传播。全市投入抗旱资金9400余万元,用于新打抗旱机井、购置抗旱设备等,提升应急灌溉能力。组织力量排查维修农田机井148303眼,新打机井16332眼,全力保障抗旱设施高效运行。

科技支撑强韧性。市农科院聚焦科技赋能,强化技术供给,迅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平舆县、上蔡县、正阳县、遂平县等示范基地开展精准技术服务;在《驻马店日报》连续刊发《高温对玉米孕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管理措施》《高温对大豆苗期的影响及生产管理措施》《高温对花生现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等系列文章,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指导;实地验证并推广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增效技术,提升示范区抗旱能力;并着眼长远,围绕完善灌溉体系、普及关键技术、防范旱涝急转风险等方向,为秋粮稳产提供长效科技支撑。

科学调度保水源。市水利局统筹调度全市水资源,累计抗旱供水1.6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37万亩次。先后调度薄山、板桥、宿鸭湖等125座水库开闸放水,26座泵站开机提水。积极争取外部水源,在省水利厅大力协调下,成功从南湾灌区引水281万立方米,协调石漫滩水库补水200万立方米。发动群众新打小罐井2396眼,开辟抗旱新水源。成立抗旱服务指导组,每天走访群众,切实解决基层抗旱难题。主动向上汇报,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抗旱资金1600万元,用于新建水源工程、购置抗旱设备等。

精准服务保决策。市气象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7月30日至8月6日共发布高温预警信号65期,向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29万人次。严密监视天气,于8月5日精准抓住时机在确山县、驿城区科学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制作发布《未来15天晴热少雨,气象干旱将继续加重》《花生生育中后期气象灾害风险预测》等专题服务材料,为全市抗旱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气象支撑。

四级联动,全民参与抗旱保秋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全市及时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织密责任网络,激活基层活力,全力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各项准备。

市级层面,成立4个督导指导组,分片包保县区,紧盯水源调度、机井维修、用电保障、灌溉进度等关键环节,强化跟踪问效。同时,对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网络平台反映的抗旱问题,第一时间转办相关县区,确保群众诉求及时解决。

县级层面,积极组织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共享无人机、移动式喷灌机、抽水泵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提升规模化抗旱效率。同时,各县区也纷纷创新举措:汝南县四个班子带头深入田间督导,县财政紧急下拨480万元抗旱应急资金至各乡镇,并组织12支抗旱服务队下沉乡供电所,特事特办保障灌溉用电,7月31日即受理灌溉用电申请125件,处理故障报修141件;平舆县压实责任,全员下沉一线,87个县直单位科级干部带队到村帮扶,按照“井坏修井,没井打井,力保水源”原则,并创新引入无人机辅助玉米授粉、跨区域调度专业维修打井队提升效率。 

乡级层面,依托村“两委”,强化统筹协调与信息互通,推动农机具跨区域、跨主体高效流转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灌溉覆盖面。驿城区乡级抗旱灌溉互助服务队公布联系电话,接到群众维修诉求后2小时内到场解决;示范区成立抗旱服务队,帮助开展调水、送水等工作。在基础设施保障上,驿城区充分利用现有4438眼机井,依托水库灌区提水灌溉,利用天坑等天然水源,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区域用车辆输送水源,并清理修缮灌溉水渠。

村级层面,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由在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的抗旱互助队,重点对无劳动力农户、外出务工农户、老弱病残等群体,开展结对帮扶,确保受旱农田应浇尽浇、不漏一户,彰显组织关怀与邻里互助。新蔡县各乡镇(街道)成立的抗旱互助队深入田间、排查旱情,解决群众水源、灌溉、技术难题;黄楼镇成立3支由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抗旱保秋志愿服务队”,帮助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体浇地。其中,驿城区诸市镇闫庄村的“民心渠”攻坚战是村级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体现:当板桥水库放水却无法引灌时,党支部书记陈磊带领30余名干群跳进40℃高温的沟渠,顶着热浪挥锹奋战五天五夜。村委副主任李永亮坚持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水早到一天,苗就多一分活路!”最终贯通12公里沟渠,引来的板桥水灌溉了9000多亩焦渴的玉米苗,田野重现绿色希望。这条“民心渠”深刻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干群同心、鱼水情深的最生动写照。

精准施策,抗旱减灾不松懈

当前,全市上下持续绷紧抗旱保秋这根弦,密切关注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坚持科学精准施策,抗旱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气象系统持续加强监测预警,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研判、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具备条件立即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同时,各相关部门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安全发展,保持高度警惕,在全力推进抗旱工作的同时,积极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坚决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秋粮生产大局。

旱情就是命令,保秋就是责任,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担当。从市委、市政府的前沿指挥到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支撑,从市县乡村的四级联动到田间地头的干群合力,一套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抗旱体系在驻马店高效运转。全市上下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争分夺秒引水保墒,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粮袋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驻马店力量。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