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驻马店老区

回荡在嵖岈山的红色旋律

2025-09-02 15:57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1945年5月,新四军五师决定由河南挺进兵团挺进豫中的部队二团、四团和地方抗日武装,遂平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舞支队组成豫中抗日游击兵团。

回荡在嵖岈山的红色旋律

——豫中抗日根据地的烽火岁月与时代新篇

记者 许伟

  

游客参观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九龙山革命烈士公墓

在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村,一座灰白色建筑静静矗立在伏牛山余脉之间,这就是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也是抗战时期李先念领导新四军五师开展“绾毂中原”战略斗争的革命旧址。

“参观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了党史,深刻感受党的伟大和光荣,懂得了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让我再一次在思想上接受党史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一名在暑期带着孩子来此参观的游客表示。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追寻红色记忆。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近万人,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战略要地 绾毂中原的抗战堡垒

嵖岈山区位于伏牛山余脉,地处华北、陕北、华南交通要道的焦点轴心,是新四军、八路军南北战场的接合部。抗战时期,这里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作战的一部分——豫中会战。装备精良的日军在河南境内大举进犯,国民党驻军一触即溃。

短短一个月时间,日军连占38座县城。河南大好河山大部分沦入敌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中共中央军委和华中局当即作出指示,向河南沦陷区发展抗日力量。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组成河南挺进兵团,于1944年11月初突破敌人层层封锁,抵达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村西部山区。

在敌情复杂、武器装备落后、山区纵深不够等不利条件下,河南挺进兵团就地开创革命根据地,发动组织群众抗击日伪顽的进攻。

兵团集中优势兵力端掉了长期盘踞在嵖岈山西北母猪峡的顽军石品候所部,击毙日军联队队长,震慑了豫中地区的日伪顽势力,鼓舞了敌后抗日军队的士气。

1945年2月,中共鄂豫边党委决定增派主力进军河南,加强河南挺进兵团的军事力量。随后,豫中抗日游击兵团成立,指挥部设在槐树乡李兴楼村,同时,建立了中共豫中工委。

在工委领导下,舞(阳)西(平)遂(平)泌(阳)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在泌阳丁庄成立,豫中抗日根据地像一把尖刀插入日伪统治的心脏。

为解决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不足的问题,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开办了新四军豫中军政干部学校,招收来自西平、遂平、舞阳等地的学员200多人,为地方和部队培养干部100余人。

根据地还建立了后勤保障体系:在李兴楼村附近红石崖设立了野战医院,在万庄设立服装厂,在磨镰场设立兵工厂,在槐树村设立烟厂。

从1944年秋至1945年抗战胜利,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以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与日伪顽强作战100多次,消灭敌人6000余人,争取8000余名伪顽武装人员反正、起义。

1945年5月,新四军五师决定由河南挺进兵团挺进豫中的部队二团、四团和地方抗日武装,遂平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舞支队组成豫中抗日游击兵团。

1945年8月上旬,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与新四军豫中游击兵团在嵖岈山地区会师,两支部队合编,在槐树乡李兴楼村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指挥部所在地,成立了中共豫中地委、豫中专署和豫中军分区。1945年10月,王树声率豫西八路军皮定均、张才千、刘昌毅和王定烈、李士才率领的冀鲁豫“水东八团”与新四军五师豫中部队会师。

三路雄师在豫中抗日根据地胜利会师,全面实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文旅融合 红色热土焕发新活力

为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2005年春,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正式筹建。纪念馆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院落。

前院为纪念馆展览区,后院为李先念豫中革命旧址。西屋是李先念和警卫员曾居住过的旧址,堂屋是司令部和军分区机关,东屋是当时机关伙房。

纪念馆展览区的展厅分为八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新四军绾毂中原,开辟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画卷。

纪念馆南1公里的九龙山上建有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铭记在抗日战斗中牺牲的57位烈士。展区共展出板面38幅,大量历史照片和资料系统反映了革命先辈在豫中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丰功伟绩。

近年来,遂平县多措并举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紧紧围绕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以提升产业为基础,带动老区群众致富。

槐树乡以老区建设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优质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园和千头肉牛养殖产业园项目。这些举措帮助困难户实现增产增收,革命老区释放出发展新动能。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已被团省委和省少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团市委和市少工委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被市旅游局批准为市级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20年,省文物局将其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薪火相传 抗战精神永放光芒

如今,嵖岈山下的这片红色热土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已经转化为推动发展和老区振兴的强大动力。

距嵖岈山不远处的九龙山上,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57位抗日烈士的英名镌刻其上。

山下,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内,李先念亲手种下的柿子树随风摇曳,仿佛向来访者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红色记忆已成永恒,乡村振兴正当其时。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发展故事。革命精神以新的形式焕发生机,照亮老区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前行之路。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