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法治 法治人物

一名法官助理的一天

2025-10-17 16:23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牛云强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返程中,车厢气氛温馨而热烈,大家坐在车里,有序地给刘庭长汇报着工作:哪个案件需要立案,哪个案件尚未送达……。

西平县人民法院 赵旭生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以法官助理的身份在基层法院乡镇法庭工作已满3个月。回首过往,从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为当事人奔波操劳的律师,到如今扎根基层法庭、每天与家长里短紧密相连的法官助理,我的生活轨迹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这3个月,是适应与成长交织的3个月,也是我对法律职业有了全新认知的3个月。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办公室,我便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熟练地打开一张网系统,目光专注地落在电脑屏幕上,认真准备并再次核对当天开庭的卷宗。作为法官助理,责任重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庭审的顺利进行和案件的公正审理。头一天下班前,我就已经将当天需要开庭的案件证据清单、双方争议焦点以及诉辩意见整理成庭审笔录,只为方便法官在庭审时能快速把握案件核心。

回想起做律师的日子,我只需深入钻研对己方有利的点,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而如今,角色转变,我必须时刻保持中立,像一台精准的扫描仪,全方位、无死角地审视案件的全貌,不预设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转变,是我踏入法官助理岗位后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深刻的一课。

上午9点,我换上制服,戴上小法徽,带着满满的使命感,坐在书记员的位置上,与庭长一同开启当天的第一个庭审。这是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女方作为原告,诉请提高抚养费标准;男方则态度坚决,强调应按照当初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

庭审现场,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我全神贯注,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记录着各方陈述的内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影响案件走向的关键因素。曾几何时,我也站在原告席或被告席上,为维护当事人权益据理力争;而如今,我成为了记录者,以客观的态度捕捉每一句发言,力求将庭审过程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来。

记得刚来法庭时的第一次开庭,我紧张得手都在发抖。当事人滔滔不绝的陈述像潮水般涌来,我却大脑一片空白,记不住他们说的话,打字速度也远远跟不上。就在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时候,坐在审判席上的刘庭长轻声给我归纳总结,让我渐渐理清了思路。从那以后,我不断练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记录能力。如今,我已能从容应对,一边快速归纳当事人说的话,一边准确无误地打字记录。

庭审接近尾声,刘庭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法律素养,从法与理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耐心地进行调解。她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当事人的心田。最终,男方被刘庭长的真诚和道理所打动,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抚养费的标准。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在基层法庭,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规则适用,更是一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人情世故调解艺术。

上午,法庭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需要调解的民间借贷案件和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活动依次结束,时间也悄然来到了12点10分,饭香气从二楼厨房飘到一楼,饭菜简单但美味,厨师向阳的厨艺越来越高,堪比大厨。

饭桌上,气氛热烈而温馨。刘庭长一边吃着饭,一边耐心地给大家总结上述庭审的要点,对于某几个复杂案件需要把握的地方,更是再次着重强调。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分享各自独特的看法。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法律工作者的画像——扎根泥土,充满烟火气,在平凡中坚守着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下午,还剩最后一个民间借贷纠纷庭审。考虑到双方当事人都在外地,且只有中午有时间,经过与他们的沟通,我将庭审安排在了下午1点的网庭。吃完饭,收拾完碗筷,时间已经到了12点40分。我匆匆下楼,打开电脑,登录系统,迅速联系双方当事人登录庭审系统,为网庭做着最后的准备。刘庭长则在一旁仔细核对双方信息,组织双方上传证据材料并相互质证。我则全神贯注地如实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待双方签完字,我导出笔录,这场网庭也顺利结束了。我正准备把笔录上传进系统,刘庭长温柔地说:“下午再弄,先休息会儿。”可她自己却转身回到工位,开始撰写判决书,一刻也不停歇。

下午3点,午休结束,大家陆续下楼回到各自的办公室。今天的庭审虽然已经结束,但下午的工作依旧繁重。我需要把上午调解结案的调解书写出来。工作将近3个月,如今我已经能够独立撰写民事调解书和简单的判决书。刘庭长总是鼓励我:“熟能生巧,不要着急,慢慢来。先多开庭多写调解书,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写法律文书的要点。”作为法官助理,我深知自己写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事实和证据支撑,逻辑必须严密,要经得起上诉的检验。写完调解书,我将其上传审核,同事认真修改,刘庭长仔细审批。哪里不对,她们都会耐心地给我指出来,我再进行修改。刚来的时候,我对系统使用总记不住,大家对我很有耐心,一点一点地教我;有些时候提交审核反复出错,刘庭长总是安慰我:“没事,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也记不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

正当我专心写着调解书时,对讲机里传来门卫张叔的声音:“旭生,门口有个立案的,你过来看一下吧。”我赶忙走到门卫室,让当事人做完登记后,接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仔细地审核起来:身份信息是否准确、管辖是否恰当、诉请是否合理、证据是否充分。对于材料不齐全的,我会耐心地告知其还需要哪些材料;对于拿得准的,我会当场作出是否接受材料的决定;拿不准的,我会拿到刘庭长办公室让她帮忙看看,尽量不让当事人多跑路。

下午4点半,调解书写完提交审批,我点开系统日程安排,查看明天需要开的庭审,前法官助理告诉我提前一天整理好开庭笔录,不仅可以做到第二天工作有序不慌乱,也有助于再次熟悉并梳理案情。做完笔录已经下午5点半了,基层法庭处理最多的就是民间借贷案件、离婚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了.我点开法信网,搜索相关司法解释和案例学习,以及前段时间刚出的其他领域的司法解释,我都要学习一下。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法律需要终身学习,作为法律工作者更要每天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身能力。

不知不觉中,已近7点。刘庭长叫上大家从法庭出发回县人民法院。返程中,车厢气氛温馨而热烈,大家坐在车里,有序地给刘庭长汇报着工作:哪个案件需要立案,哪个案件尚未送达……。我坐在副驾驶,听着同事们亲切的讨论声,心中涌起一种和在城市里工作截然不同的充实感。这种充实,是实打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

我生活在县城,毕业后在郑州工作,很少接触乡镇法庭。来之前,我以为这里的条件会比较艰苦,但现在却发现法庭的各项设施相当完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看出国家对基层法庭的重视程度。在法庭,我看到了法律最接地气的一面,它关乎一位老人的赡养,一对夫妻的婚姻,两户邻居的和睦。这些案件标的额可能很小,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在这里,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共情,也明白了“案结事了”远比“一判了之”更重要。这里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疑难杂案,但每一件琐碎的纠纷都是对中国社会最真实的解剖。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国情、民情,这对于未来无论能否成为一名法官的我来说,都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这条从律师到法官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每一天在基层法庭的平凡工作,都是在为我的法治信仰添砖加瓦。这条路,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法律的忠诚与热爱。

责任编辑:牛云强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